第一章東海城
“物由你造,命由我宰,吾命誰主?。。。。。。”他碎碎的輕吟著,煙雲彌漫,從來都看不清邊際。。。。。。還有他的眼眸。隻有泛著霜雪一般輪廓的身形,佇立著,久久佇立,若不是那煙雲間若隱若現的齒輪勻勻不息的流轉,時間也就是靜止了的吧。遠遠的,再遠一點的看著,竟猶如一幅被遺落在某處的畫卷,不曾有一絲褪色,依舊壯闊,也依舊柔和,隻是沒有一點生息。不知齒輪轉了幾回,也不知他凝望還是等待了多久,十年?一生?突然,煙海中不知何處咯吱了一聲,心,不禁的又疼了。。。。。。“又是千年了麼”,徐徐低頭,隱約的青絲如盛夏的柳絲輕垂,近一點,再近一點,白透如玉的肌膚比煙雲更白了些,如墨的眉線,晶石般的雙眸,讓花朵染紅的唇,緩緩揮袖,那多得不可計數的輪盤竟一瞬間消失了。被誰偷走了?還是藏起來了?遠一點,更遠一點,緊握拳頭的手漸漸模糊,隻是沒進煙海的眼角分明閃著淚光。。。。。。
天地不知從何來,先有四海,億萬年後爾有中土大地生於四海之中,綿延無盡,中土生萬物,而萬物皆有劫數,不能與天地同壽,實為哀事。冥冥中似有主,主禍福,宰生死,萬物皆玩棋罷。中土地接天脈,景不勝美,世人衷於長生,長生之術五花八門,最長者不過人瑞。兩千年前,秋過之後竟無冬季,自此隻有春夏秋三季輪替。世人信以為天為其誠所感,賜繁錦而摒極寒,是長生之兆,求長生之風更勝。
一千年前,中土之東有一穹頂之山,山上樹木常翠不衰,得名長生山,山上有求長生而立之派,名曰長生門。掌門人求一仙以為修仙道方可達長生。閉於長生山頂白玉仙台悟道長生,身受日精月華,思慧無邪,食千歲物,耄耋之歲仍猶而立之年,容光不減。慕名前來拜與門下之人千餘。
求一仙一百九十歲雲遊四海,收徒夏春秋,連無極,兩人天資聰穎,求一仙稱其靈子,即有仙骨之人,二人深受求一仙看重,將其長生之道盡數相傳。十年後一夜半,求一仙命數盡,有人看見長生山頂月明如盤,罩於白玉仙台,隨而一縷青煙,飛升又散盡,大弟子許長風帶領數名弟子趕至,見一仙正身端坐於白玉仙台,麵帶祥和之態,弟子春秋無極跪於前。眾人將遺體葬於仙台東麵的桃樹之下。許長風接任掌門後遵師遺願十年一開悟成大會,大會之上門徒們交流長生之法,共討成仙之道。但春秋,無極對長生竟有異樣之說,兩人水不讓火,拂袖而散。無極領半數同門於中土之南建無極門,十餘人隨春秋於中土之西立天機門。但感一仙恩情,仍願屬長生門下。自此千年,長生門與無極門聲名並盛,而天機門。。。。。。。。。
“測吉凶,知禍福,卜生死,定乾坤。。”隻聽得人群熙攘的街市中不時傳來鈴鐺和一高一低的吟唱聲。眼望去,街道兩旁屋舍儼然,每間屋舍前左邊一棵青鬆,右邊一株桃花,蒼鬆者壽也,桃花者雅也。誰家的鬆青翠挺拔就會長壽吉祥,誰家桃花開的絢爛芬芳就意味德品高潔。街道倒是很寬,可以容下二十左右的人並排前行。人頭攢動,隻有一根掛著白布的竹竿頂從街中移至街尾,鈴鐺聲也越來越響亮,“測吉凶”隻見一鶴發仙翁般的布衣老人突然停下腳步,回頭凶狠狠的對著一東張西望的少年吼到
“喂,牛犢子,我一把年紀了在前麵喉嚨都喊破了,你在後麵屁都不放一個啊,看什麼呢?”
說完又雙手扶腰向四周望了望,回過頭對著少年嘟噥著
“怎麼全是人頭哇!鈴鐺和憶卿呢?”
“師傅,我也不知道啊,剛才大師姐二師姐看到有賣胭脂水粉的,就湊過去了,您又一直不停走,我扛著招牌呢,隻能跟著您了,可是他們現在還沒跟上來呢,師傅,會不會,”
沒等少年說完,老頭用力拍了下少年的頭,少年哎喲了一聲,老頭瞪大了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