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累年開邊士卒親冒矢石,或肌膚傷殘,或因傷死亡,子息見存不能生理者,悉放回原籍為民,複其家;垛集土軍……因傷死亡者,優免軍役十年,本戶改為民籍,仍免差役三年。”
四月初春的一天午後,一輛樸實的牛車出現在村口,引得村子裏的人側目相看。隻見從那車上跳下個十三四歲的女子,那女子站定後,用好奇的目光稍稍地打量了一下這陌生的地方之後,側身又從車裏扶出了一位老漢,老漢行動稍有不便,似是腿腳有疾。
“嬌嬌,總算是到了。”老漢下車後,扶著女孩的手原地打轉的看了一回,不由的老淚縱橫:“你阿爺到死都念著的地方阿,沒想到我這一輩子還能帶他回來!”
嬌嬌輕聲勸著老漢:“阿爹,莫哭,這一路都走回來了,有什麼以後再說,趁著天沒黑,我們還得先安置下來。”
老漢抬手擦了擦眼淚:“也是,嬌嬌,你先去打聽一下這村長家在哪兒,我們先去尋了他再作其他打算!”嬌嬌高聲應了下來,扶老漢坐在車轅上,這才轉身尋村中人打聽消息。不多會的功夫,嬌嬌就打聽了回來,這村長家並不遠,隻要再前行幾步,看到那青磚大
瓦房就到了。嬌嬌駕著車直接就去了。
果然隻需幾步路就看到那青磚大瓦房,嬌嬌下車後,理了理衣裳,便上前輕扣門環叫門:“請問村長在家嗎?”
隻喊了幾聲,就聽到院子裏有應到:“來啦,在家呢,尋他做什麼事?”說著,院門就開了,開門的是個大娘。嬌嬌見了,上前笑著說道:“大娘,我與我爹爹從遠處返鄉,現下人生地不熟的,所以隻能來麻煩村長,”嬌嬌小嘴叭叭的,就將這事情的來龍去脈講了
個一清二楚。
嬌嬌姓楚,家裏的老人在聖祖爺那時就離了家做了守邊的軍戶,原也曾人丁興旺,隻是連著二代都守邊關,戰蠻夷,到如今隻剩下嬌嬌與她阿爹老的老、小的小,如今官家有旨,得以回原籍為民,就收拾了東西一路風塵的回來了。隻是好不容易回到原籍了,卻是物
是人非,以前的親朋好友都不知所蹤,連安身之處也不曾有,隻好求上村長門了。
那大娘聽了嬌嬌的話,當即就應了:“你跟你爹爹先進屋坐著,我去將我家那口子叫來,你再與他細細說說。”說著,就領著嬌嬌與楚老漢進了屋,上了碗茶之後就閃進了裏屋叫人去了。
楚老漢手上端著茶碗卻不喝,手微微發顫:“嬌嬌,阿爹都不會說這家鄉話了,你說的到比爹爹好多了。”嬌嬌本就口中幹渴,一碗茶水幾口就喝掉了,抹了抹嘴邊的茶水,嬌嬌安慰老漢道:“我會的也不多,多是小時聽你與爺爺講的。”又想了想道:“這一路走
回來,我都學了好幾處的方言了。隻是大多隻會講那麼幾句,糊弄一下人罷了。”
這時,村長從裏屋出來了,嬌嬌忙扶著老漢站了起來,村長見了直叫不必多禮:“快快請坐,我也姓楚,這村子裏的人也多姓楚。說起來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村子裏楚姓是大戶,就算不姓楚的,也多是沾著親的。
楚老漢與嬌嬌各自坐下,與村長寒喧了幾句之後,就直奔主題了:“大伯,您看我跟我爹也才回來,想先借個地方住幾天,等安置好了再另作打算,您看這村子裏有可合適的地方借我們用一下。房租就按行情給。”嬌嬌明白沒有白吃的餡餅,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