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我介紹(1)(3 / 3)

當虎列拉這個害人的魔頭被科學製服時,人們高興地歡呼雀躍。在歡喜之中卻淡忘了一位著名的科學家的功績——路易·巴斯德,追蹤虎列拉,發現虎列拉致病菌螺旋菌,挽救了芸芸眾生,他建立了不朽的業績。

路易斯·巴斯德出生在法國多爾城的一個製革工人家庭,祖上世代都是農奴,父親是拿破侖軍隊的退伍軍人。母親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她是一位善良而有自己見解的女人。他們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成為一個學者或教授。巴斯德從小聰明伶俐,富於極強的進取心,特別是考取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時表現得尤為突出。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是法國人才輩出的名牌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學者專家。允許報考這所學校本身就是一種榮譽。在進入該校的競爭考試中,巴斯德隻排列第16位,巴斯德拒絕入學,要準備得更好些再去就讀。1843年,他再次參加入學考試,取得了第4名的優異成績。

巴斯德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認識到實驗手段可以廣泛地用以解決各種問題。他對於用實驗手段來解決生物學和醫學的問題,深信不疑。學生時代的巴斯德,學習成績平平,但多才多藝,曾喜歡繪畫,希望成為美術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聽了法國大化學家杜馬的學術講演,激起了他從事科學研究的熱情。記得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經說過:“天才並不比任何正派人有更多的光,但是他有一個能聚焦光至燃點的特殊透鏡。”巴斯德的特殊透鏡就是他一生研究細菌世界的堅韌和執著。

他在巴黎讀大學時,主修自然科學。他的天賦在學生時代並沒有顯露出來,他的一位教授把他的化學成績評為“及格”。但是巴斯德在1847年獲得博士學位,不久便證明了教授的裁決還為時過早。

畢業後不久,巴斯德首先在酒石酸(釀酒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有機酸)研究中,引起了學術界的矚目。他推翻了當時的化學權威對酒石酸結晶體的已有成見,得出了酒石酸結晶體同質異晶的結論。用科學的語言說,就是巴斯德首次發現晶體的旋光異構現象。這一結論引起了巴黎大學物理教授普伊雷的重視。在普伊雷的大力舉薦下,巴斯德來到巴黎大學,當了化學教授,他以其勤勉和才華博得了學術界的尊敬。

1854年,巴斯德離開巴黎大學,來到法國著名葡萄酒產地的裏爾任職。不久,他開始潛心研究發酵,證明了發酵過程是某種微生物作用的結果。他還證明了其他某種微生物的存在會使正在發酵的飲料變為次品。他很快認識到了某種微生物在人體或動物體內產生某種對其不利的作用。這使巴斯德從此踏入了細菌的神奇王國。

裏爾,法國釀酒業的中心地區之一。

隔著高高的玻璃窗,裏爾企業家比戈先生正在他的辦公室裏監視院中的卸貨。比戈先生看到卸貨工作大體結束,正準備下班回家,工廠守門人通過傳聲筒告訴他,巴斯德先生應邀前來,正在會客室等他。

會客室裏,一名差役已經點燃了煤氣燈。暗綠色的微光使處在幽暗中的笨重家具顯得輪廓分明,那些銅飾品和整齊擺放在餐具櫥上的獎杯、獎牌在熠熠閃光。它們是比戈釀酒廠半個世紀以來所獲得榮譽的見證。比戈先生在這間會客室裏,專門向巴斯德請教甜菜根製取酒精的問題,並聘請巴斯德任工廠的科學顧問。他給巴斯德提供一間裝有先進顯微鏡的實驗室,供巴斯德研究使用。

實驗室在一幢四層的樓上,是一座光線明亮的玻璃房。實驗桌子上放著一台德國造的顯微鏡,一個條狀玻璃板下封著幾個小瓶子,分別裝著釀酒各階段中提取出來的樣品。

釀酒業是裏爾周圍地區的主要工業。比戈的香檳酒更馳名歐洲。可是,各個酒廠經常發生莫名其妙的事:本來香醇芬芳的葡萄酒、啤酒突然變酸,工廠因而蒙受巨大的損失。酒廠老板比戈推舉這裏的化學家巴斯德幫助解決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