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格爾是美國知名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者,對於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結合起來的努力,她並不滿意,提出了複興馬克思主義的傳統,並根據社會再生產理論框架分析婦女受壓迫狀況與婦女解放問題,以證明馬克思主義對於女性問題分析的有效性;賈格爾認為人性理論是婦女解放理論的核心,通過對自由主義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與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等四種婦女解放理論的比較,得出了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是最合適的女性主義理論的結論。她反對抽象的人性,主張婦女是被社會關係建構起來的,改變婦女狀況必須改變這些社會關係,其中生育與生產是婦女異化產生的兩個關鍵方麵,而婦女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經曆成為婦女立場的基礎,為婦女政治、婦女解放提供了新的視角。沃格爾:《馬克思主義與婦女所受的壓迫——走向一個聯合的理論》 (1983)
莉沃格爾審視了現有的關於女性主義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幾種關係:一種是簡單地涉及馬克思主義理論以解釋婦女問題;一種是試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激進女性主義理論相結合,發展一種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的觀點;一種是主張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徹底變革,拒斥馬克思主義。沃格爾主張必須超越內在於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綜合中的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的二元論,重新審視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傳統,通過複興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不是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的綜合,為婦女解放鬥爭提供最好的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和婦女所受的壓迫——走向一個聯合的理論》是她理論探討的成果之一,全書試圖發展一種分析婦女問題的理論框架,把對婦女受壓迫的論述置於唯物主義基礎之上,以說明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於女性問題分析的有效性。全書由四大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批判地考察與評估馬克思、恩格斯及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者關於婦女受壓迫和婦女解放的思想,指出其貢獻與局限所在;第三部分考察社會主義運動對婦女問題的關注與解決;第四部分探討婦女問題和婦女解放合適的理論框架,那就是社會再生產的理論框架。
本節主要闡述第四部分內容。一、雙係統觀點及其局限社會主義對婦女狀況的闡釋,依其理論分析起點的不同分為雙係統觀點和社會再生產觀點。雙係統觀點認為婦女受壓迫源於她們在性別勞動分工體製和男性統治中的狀況,社會再生產觀點認為婦女受壓迫源於婦女在總的社會再生產中的不同地位.。因為性別勞動分工使得婦女處於與男性的依賴與鬥爭的關係中,導致了她們受壓迫的地位,雙係統觀點關注性別勞動分工和婦女受壓迫的起源、發展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階級壓迫與性別壓迫的關係、階級鬥爭與性別鬥爭在推動曆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等。
在沃格爾看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過分依賴雙係統觀點:第一,雙係統觀點貫穿於恩格斯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全書。恩格斯把通過形成性別勞動分工的家庭範疇當作既成事實,把性別勞動分工看作基於生物學的、曆史地不變的,並賦予其對於家庭的核心作用,婦女受壓迫源於性別勞動分工。總之,恩格斯一方麵強調性別勞動分工,一方麵把家庭看作重要現象,並認為這些與總的社會再生產無關;第二,《起源》認為單個家庭具有社會經濟單位的特征,而現代社會又是由這些單個家庭組成的,恩格斯對家庭的討論脫離了社會再生產,而且認為家庭具有支配地位;第三,把家庭作為性別鬥爭的場所。盡管恩格斯也強調性別鬥爭與階級鬥爭同時出現、平衡發展,但是他強調婦女在家庭中的無財產地位導致性別衝突和婦女的屈從地位。盡管恩格斯的《起源》沒有完全否定社會再生產觀點,但在雙係統觀點與社會再生產觀點之間進行了矛盾的融合。恩格斯認為,婦女解放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包括婦女參與到社會生產中、家務勞動轉變成公共事務、單個家庭不再是社會的經濟單位。但是,為什麼參加公共生產提供了社會平等的前提?廢除作為經濟單位的家庭意味著什麼?家庭作為經濟單位意味著什麼?這些問題與要求家務勞動轉化為公共事務之間具有怎樣的聯係?恩格斯並沒有提供回答這些問題的必要的理論基礎,因此恩格斯的觀點不能給社會主義者提供考察婦女問題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