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長虹臥坡——橋的欣賞(8)(1 / 3)

列坦尼亞橋為世界第一座用熟鐵鉚接的箱形梁橋,又稱不列顛箱管橋,位於英國威爾士切斯特至霍利裏德鐵路跨越梅奈海峽的雙線鐵路上。建於1846-1850年。4跨連續,分跨分別為70米、140米、140米、70米。單孔箱梁重1285噸,在工地預製組裝後用躉船運至橋,用千斤頂提升就位,列車在箱形梁內穿行。1970年5月23日-25日的火災,使橋遭到嚴重破壞,主跨下垂不能通行。在修複中,河中兩跨改為鋼桁架拱,邊跨改為鋼筋混凝土剛架支承的鋼梁。1973年竣工後又敷設公路橋麵,稱布列坦尼亞新橋。它是公路、鐵路兩用橋。

第四節橋梁百科及環境保護——知識篇

1.我國的十大名橋

經過漫長的曆史時間的檢驗及其形態結構和建築風格上的勘測,我國有10座異常著名的大橋,鑄就了我國橋梁界的輝煌。

(1)五亭橋:位於江蘇揚州瘦西湖內,橋基由12條大青石砌成,橋身為拱券形。

由3種不同的券洞聯合,共有5孔,孔孔相通,橋上置有5亭,而且亭與亭之間又以廊相連。若瘦西湖是位美麗少女,五亭橋則是她的衣襟佩帶。

(2)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城西大渡河上,以9根鐵鏈鋪以木板構成,左右兩側各安兩根鐵鏈當扶手,鐵鏈粗如碗口,每根長150米左右,重約1噸。是用鐵索構建的一座奇跡之橋。

(3)玉帶橋:此橋位於北京頤和園內,全橋用漢白玉石建成,拱券為蛋形,兩側雕刻精美的欄板和望柱,通體潔白、線條流暢。遠望猶如一條玉帶點綴在碧波粼粼的昆明湖上,被遊客讚為“湖上仙島”。

(4)風雨橋: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的程陽村邊的林溪河上,全橋為石墩木麵瓦頂結合而成。

橋上建有5座寶塔形狀的樓亭,可避風雨。整座橋無一鐵釘,全用桁槽銜接,它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十分精致牢固。不但利於交通,也是地方景觀之一。

(5)安平橋:位於福建省晉江縣的安海鎮,建於宋代,當地人俗稱“五裏橋”。橋麵由7條大石板鋪成,橋頭有五層六角磚砌成的寶塔一座,此橋為古代跨度最大的梁式石橋,有“天下無此長橋”的美稱。

(6)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城南的交河上,為一座空腹式的單孔圓弧石拱橋,橋麵寬10米,兩邊42塊的橋欄板上,都有精刻的龍獸浮雕,是中國最古老的石拱橋。

(7)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的東門外,是我國古代一座集交通和集市於一體的綜合橋,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可開關的活動式石橋,自古有“一裏長橋一裏市”之稱,是座鬧市之橋。

(8)盧溝橋:坐落在北京廣安門西南約10千米之處,該橋因跨越在盧溝河上(今永定河)因而得名盧溝橋。全橋均用白石建成,兩邊石欄雕柱各140根,石柱頭上雕有蹲伏形態各異石獅子502隻。其獅數之謎至今無人能解。

(9)十字橋: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15千米的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建於魚沼之上,又名魚沼飛梁。

全橋由立於沼中的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又由柏木鬥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麵,兩側有漢白玉石欄杆,形比頤和園中的漢白玉雕的走廊。

(10)五音橋:位於河北省清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含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堪稱世界奇跡。

2.立交橋的類型及開車時的通行方法

中國是世界上立交橋較多的國家,首都北京更是立交橋的彙集之處。立交橋為緩解交通壓力發揮很大作用,那麼立交橋怎樣分類呢?

一般來說,立交橋有以下三種:

(1)單純式立交橋。單純式立交橋是立交橋中最簡單的一種。

這種立交橋主要用於高架道路成鐵路與一般道路的立體交叉,其通行方法極其簡單,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行駛即可。

(2)簡易式立交橋。簡易式立交橋主要設置在城內交通要道上。

主要形式有十字型立體交叉、Y型立體交叉和T型立體交叉。其通行方法為:幹線上的主交通流走上跨道或下穿道,左右轉彎的車輛仍在平麵交叉改變運動方向。

(3)互通式立交橋。互通式立交橋主要有以下三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