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自然進化——寶石概述(1 / 2)

自古以來,世界上就有許多關於寶石的故事。比如,在古裝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高官貴族佩戴著寶石、玉佩之類的東西。這些飾品不僅能夠象征他們的身份,還是他們的護身符。即使在現代社會,人們對寶石的喜愛程度也是有增無減的,因為不同品質的寶石能夠顯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可以這樣說,人們自始至終都非常珍愛寶石,常常用金剛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瑪瑙、歐泊、琥珀、珍珠、珊瑚等寶石來製作首飾。

那麼,寶石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為什麼在人們心目中能有那麼高的地位?讓我們一起走進寶石世界,共同揭開這個謎底吧!

第一節礦物精華——寶石的含義及組成

寶石顏色鮮豔,質地堅硬,光澤晶瑩,並且在岩石中存量稀少,所以它成為岩石中最美麗、最貴重的石頭。寶石是指硬度在7度以上,色澤美麗,在大氣及藥品作用下不產生化學變化,產量稀少,極為寶貴的天然礦物晶體。物以稀為貴,這也是寶石之所以如此珍貴的原因。

從寶石學看,寶石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寶石包括寶石和玉石兩類,是指色彩瑰麗、堅硬耐久、稀少,並可以琢磨、雕刻成首飾和工藝品的礦物或岩石,包括天然寶石、人造寶石和部分有機材料三大類。從狹義上說,寶石不包括玉石,專指色彩瑰麗、晶瑩剔透、堅硬耐久、稀少,並可琢磨成寶石首飾的單礦物晶體,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兩類,如鑽石、紅藍寶石等;而玉石是指色彩瑰麗、堅硬耐久、稀少,並可琢磨、雕刻成首飾和工藝品的礦物集合體或岩石,如翡翠、軟玉、獨山石、岫玉等,同樣也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兩類。

在這裏,我們要探討的是廣義的寶石。寶石作為一種天然礦物晶體,不同種類的寶石,所含有的天然物質也不同。根據所含化學成分的不同,寶石主要有金剛石、剛玉、綠柱石、黃玉、硬玉、石榴石、蛋白石、玉髓、水晶、碧玉、琥珀、孔雀石、翡翠等。

例如,貓眼石是斜方晶係礦物的一種;歐泊是一種蛋白石,其最大的特色是具有變彩效應;祖母綠寶石的主要成分是綠柱石,它是一種鈹鋁矽酸鹽礦物(鈹是一種鋼灰色的稀有金屬,質輕堅硬),因含有微量鉻元素離子而呈綠色;紅寶石的主要成分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剛玉,藍寶石的主要成分是藍色的剛玉,但是還有綠色、黃色、紫紅色、無色等剛玉。剛玉本身是無色透明的,當含微量元素時就會產生顏色,如含鉻元素時呈紅色,含鈦和鐵時呈藍色,含鐵時呈綠色,含鐵和鎳時呈黃色等。不過,隻有半透明或透明且色彩鮮豔的剛玉才能做寶石。

總之,寶石就是一種特別的礦物晶體,正是由於它的特別,才顯得珍貴。當我們了解到它的組成成分後,它也就沒那麼神秘了。但是,此時或許你已經被它的華麗外表吸引了吧?的確,寶石是美麗而高貴的,它不僅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呢!當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時尚的追求也與日俱進,在某種程度上寶石已經成為人們生活水平的象征。除此之外,寶石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也和它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是分不開的。那麼,它都有哪些特征呢?

第二節整體效應——寶石的基本特性

通過前麵的知識,我們知道寶石是一種特殊的礦物晶體,而礦物又是由多種化學元素構成的。例如,金剛石由碳元素構成,水晶由二氧化矽構成,歐泊由二氧化矽和水構成。在自然界中,寶石礦物並非是由百分之百的純物質構成。也就是說,在構成寶石的礦物中,還含有其他的物質。例如,紫色水晶是一種體內中含有鐵的水晶。

我們可以看出,寶石的一些基本特征,是由礦物質中的微量元素反映出來的。這些微量元素,也就成為寶石性質、產地、真偽鑒別的依據。例如,祖母綠寶石和海藍寶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綠柱石,但是前者因含有鉻的微量元素而呈現出翡翠綠色,而後者因為含有鐵而呈現出天藍色。那麼,寶石的特征究竟有哪些呢?

1.寶石的色彩特性

從前麵的寶石圖片中,我們會發現寶石的顏色非常絢麗多彩。

那麼寶石為什麼會有如此豐富的色彩呢?這是因為在光學上,可見光按波長的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比如紅、橙、黃、綠、青、藍、紫等波段,而正是由於寶石對這些光波吸收程度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假如一顆寶石能夠對白光中的藍色和綠色光波進行吸收,那麼這顆寶石就會呈現出紅色色調。因此,要想鑒別寶石的色彩,一定要在白光或標準光下進行,這樣可以避免因光源不合適而造成的假色調。

寶石的顏色之所以那麼鮮豔,和它的色彩飽和度有很大關係。飽和度與顏色的鮮豔呈正比關係。例如,祖母綠寶石與孔雀石同為綠色色調,但是前者要比後者鮮豔得多。此外,亮度也是寶石色彩的一個特征。

寶石色彩亮度越大,顏色越鮮豔。所以,在鑒別寶石時,它的色彩是最直觀的表現。色調純正、飽和度大、亮度大的寶石,才是真正的好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