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凶惡政令(1 / 2)

青陽是景國一座偏遠的城市,遠離國度景陽,因為靠近貫穿全國的大運河上,經濟發展的還不錯,在同等規模的城市中,它的繁榮程度數一數二,每年的產出,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天色剛微微亮,勤勞鳥兒還沒有起來幾隻,青陽的城門外已經是人山人海。這些都是做生意的攤販們,大都是居住在城外的百姓,為了不耽誤掙錢,都起得很早,十分的勤勞。

青陽的城門不小,但是等候的人太多,城門變得水泄不通。

同時雞叫牛吼,十分熱鬧,不知道誰家的孩子被碰到了,頓時哇哇哭了起來,聲音嘹亮,城門口顯得更加嘈雜,卻又充滿了生氣。

青陽城的繁華,景國聞名。

忽然,好像發生了什麼恐怖的事情,城門口變得安靜起來,所有的攤販都啞口無言,哭嚷的孩子被家裏大人狠狠的堵住嘴巴,臉都憋紅了,也嚷不出來。

幾名官差從城內大模大樣的走了出來,所到之處,人群紛紛恐懼的讓出一條寬闊的大路來,讓他們通行無阻的過去。

這幾個人,是青陽城的官差,負責全縣的政令發布和治安等等。

官差本應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護佑一方平安,百姓不應該如此恐懼。

可是青陽城的官差,素來狠毒,萬萬得罪不得,否則,一旦投進大獄,傾家蕩產都是輕的,很可能會家破人亡。

這跟律令不和,不過青陽城的吏治一向如此,官差對付百姓,也是隨心所欲,並不按照法令來。青陽的百姓們,因為這些官差的存在,生活也惡劣了很多,失去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隨著官差的出現,城門口籠罩了一層恐怖的氣氛。

官差大搖大擺的走到城門口,掏出一張告示貼了上去,就離開了。

官差走了,可是恐怖的氣氛過了一會兒才慢慢消散,城門很久才活躍起來。

大家紛紛擠向城門,看看官差們貼的是什麼政令。

“青陽百姓,由於入城百姓過多,城內路橋損壞程度增加,從今天開始,每個入城的人,多收一百銅幣的入城稅,不得有誤!”

“什麼?又加稅?前幾天不是剛加了稅嗎?”

“青陽的路橋已經有百年沒有修過了吧,怎麼還收稅?”

“這也收稅,那也收稅,現在已經很難填飽肚子了,還要加稅,這是不榨幹我們不停手啊!”

百姓們頓時不滿的抱怨起來,如果怨氣能夠被看到,那麼青陽城門此刻已經可以看到怨氣沸騰了。

百姓的怨氣由來已久,不止這一點。

青陽城雖然還算富庶,賦稅卻非常重,種類五花八門,個個都不輕,百姓手裏的錢,一大半都交給他們了,自己的手頭並寬裕,一年到頭也就混個吃飽罷了,手裏幾乎沒有多餘的錢財供他們幹別的。

而青陽每年的產出,除了小部分上交給了景國,大部分,還是便宜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和一些跟官員有牽扯的大財主。

他們個個富得流油,鮮衣怒馬,美女豪宅,和普通百姓比,簡直就像活在天堂裏。

有人說,青陽城本來可以變得更大更繁榮,就是因為這苛捐雜稅,讓青陽城沒有了發展的力量。那些貪官汙吏,就像青陽城身上的毒瘤,嚴重阻礙了它的成長。

因為他們,大多數百姓都能掙到錢,生活卻非常差,他們隻能強忍著生活的不適,逆來順受。

這次也不例外,百姓們強忍著不滿,從懷中掏出銅錢,交了上去。

遠處,兩名青陽學院剛畢業的年輕人出現了,他們加入人流,向城內走去。

青陽學院是青陽城大儒楊維開辦的,專門教育青陽本地的子弟讀書識字,書院出身的學生,成績特別優秀的,還能通過科考,成為官員。差一點的,也能混的不錯,隻有那最差的,才和普通百姓差不多。

這兩名學子顯然沒有成為官員,不過看他們氣質出眾的樣子,顯然也是飽學之士,隻是那名個子較矮的學子,眉宇間似乎有一絲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