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奇異的細胞
1.人體到底由多少細胞構成
世間萬物都是由細胞或細胞類物質構成的,我們人體也是這樣。
構成人體的第一個細胞,就是受精卵。受精卵慢慢發育、分裂,成幾何倍數增加,由1個變成2個,2個變4個,4個成8個……一直不停地增加,當增加到一定的數量和條件時,便發育成比較健全的人體。人生下來後,體內的細胞還在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如此說來,人身上的細胞不是多得不計其數了嗎?
不是的,人身上的細胞是有數的。但它們有多少呢?
如果一個一個地去數,那是極為困難的。於是,聰明的科學家想出了一個辦法,根據測量人體血液的細胞數來粗略地估計人體的全部細胞數。目前科學家已經測出,我們的腦細胞約有100億個。血液中的紅血球是人體最小的細胞之一。
其直徑為7微米~8微米。而1毫米等於1000微米。
科學家估計,人體血液約占體重的1/13,成年男子的1升血液中約有5兆個紅血球,也就是5兆個紅細胞,而這裏的1兆等於1萬億。血液中的白血球的數量是紅血球的八百分之一,即12.5億個。
假如一個男人的體重為78千克,那麼他體內的血液有6升左右,僅在他血液中就有30萬億紅細胞和75億白細胞。照此計算,人體的全部細胞約為500萬億~600萬億個。如果把它們全部排列成一條直線,其長度約為40億米,即400萬千米,這相當於地球到月球距離的10倍。可見人體的細胞數量之多。
2.細胞喜歡吃什麼
我們身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健康,我們的身體才能健康。
所以,細胞喜歡吃什麼,我們就應該吃什麼。但是,事實上恰恰相反,當我們吃的肚子滾圓、嘴巴油光時,我們的細胞卻在無奈地哭泣,卻在奮力地自救。它所需要的營養不夠,它不需要的垃圾卻充斥了身體,它隻能處於嚴重的營養不良狀態。我們隻顧及自己的嘴巴和眼睛,卻不知道身體究竟需要什麼、細胞需要什麼。違背了自然之道,必然會遭受懲罰,那就是病痛。
每時每刻都有細胞死亡,每時每刻都有細胞新生。這種新陳代謝所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以及所需要的各種酶,都是恒定的、不可改變的,不會因為我們的嘴巴和眼睛的喜好而改變。如果我們不能顧及到細胞的營養需求,那麼,維持人體正常能運作的細胞代謝就會發生問題,細胞會奮力自救、自我修複與調節。但這些都是有極限的,一旦超越,人體某些部位就會發生病變,產生疾病。
很多人都相信“今朝有酒今朝醉”、“吃是人生的一大樂趣”,認為“連吃都不能隨意,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但是不加節製的飲食和酗酒會引起多種疾病。世上唯獨沒有後悔藥。身體是自己的,細胞更是自己的。三分葷,七分素,多吃堿性食品,30歲以後補充天然營養補充劑,這樣才能保持一輩子的口福。
3.最長的細胞是什麼
一般細胞都很微小,隻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它們的麵貌。
但是,也有長達1米以上的細胞。神經解剖學家發現,在哺乳類動物的神經係統中,有些專管運動功能的神經元(也就是神經細胞),它的突起部分可以長達1米以上。
它們的細胞體位於大腦皮層或脊髓灰質中,但它們的突起末端卻可伸到很遠的地方。
位於大腦皮質的叫做錐體細胞,這種細胞有個很長的突起,叫軸突。軸突是用來傳遞信息的通道,大腦下達的運動指令就是沿著這條線通過腦幹到達脊髓。
脊髓中接受大腦皮質下達指令的細胞叫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它也有一個很長的軸突。這個軸突穿出錐管,沿著脊神經直達所支配的肌肉,將大腦的運動指令轉變成肌肉運動的信號,肌肉就按大腦的意圖運動。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相一致。大腦皮質到脊髓、脊髓到肌肉的距離都很長,建立距離這麼遠的兩部分之間聯係的神經細胞必然有特定的結構,因而具有那樣長的突起。而且,動物的個體越大,它的運動神經元也就越長。
4.正常細胞是如何變成癌細胞的
癌症已經是我們的頭號殺手。那麼,正常細胞究竟是如何變成癌細胞的?
經過深入研究,人們認識到:我們身體的正常細胞是需要氧氣、有規律分化的細胞,例如腦細胞、血細胞和骨細胞;癌細胞是厭氧的未分化的細胞,即它們什麼細胞都不是,它們在缺氧、斷訊、糖化的條件下無限製地分裂生長。化學汙染、電磁輻射或人工雌激素等毒素可以傷害或幹擾細胞核,使細胞“中毒”;細胞中毒可以引起細胞的代謝障礙和氧氣流動受阻,造成細胞缺氧而被迫變成厭氧細胞。厭氧細胞是一種原始的、未分化的細胞,可以在短期內大量迅速分裂複製,就像早期的胚胎細胞或幹細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