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聲音!“哦,放假啦!”一陣陣歡快的聲音響徹整個學校!“魏剛,放假了去哪裏玩啊?”“不想出去玩了,我要在家看書!”魏剛回答。“在家看書?怎麼變的學了啊,沒有看出來啊,你還是個積極知識分子!”“李龍,這你還不明白,你覺得他是看書的料嗎?他一準看他的金庸小說了!”“哈哈!我看也是,沒準考試時,他把姓名都寫成郭靖了呢。”“去你大爺的,我有這麼糊塗嗎,我看你差不多!”“魏剛,準備回去看鹿鼎記,還是笑傲江湖?”“嗯,鹿鼎記吧,還沒看玩呢!”“我覺得還是古龍的好看,像王聰他就喜歡古龍的!魏剛,你應該看看其他的,或許你會喜歡上呢?”“等我看完吧,不過我現在還就喜歡金庸的,我想你們倆都喜歡這個人物”“誰啊?”“韋小寶?!”王聰試著回答。“哈哈,我說是吧,你看人家多王聰!”“去你的吧!金庸的不管你武功多差,隻要掉進懸崖,就會撿到武功秘籍,而且還是傳說中的,然後獨霸天下,如果是壞人學了,就會有個好人在掉進去,在把壞人殺了,又獨霸天下,不像古龍的,武功天下第一,最後還是天下第一!”“哈哈!李龍,你說的還真是。”王聰笑著道。“你就知道武功,武功,你也不看看其他的,一點點欣賞水平葉沒有,一點水準都沒有,我看你的欣賞水平就限於此了!看看喬峰,率領燕雲十八騎,馬蹄翻金,直驅少林寺,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之際,那種豪邁之情,天下之間誰與其媲美!”“哎呦,哎呦,看看魏剛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啊,不知道你媽媽知道不知道!哈哈哈哈……還說我們沒文化!那我們就給他論道論道!”“好啊,我們三人就論道論道!魏剛你金庸,我古龍,王聰你就梁羽生吧!好吧?”“行!”“OK!”“我先說吧,剛剛魏剛不是說我們的水準有問題嗎,讀古龍看重的是友情,就像我,我的大家都看的到就不說了!”一陣“噓”聲!李龍陸續道: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啊,出名後的煩惱更多,所以更能有對人性的描寫,而“人性”則是古龍小說的魂了。古龍很善於寫人性,包括不少畸形甚至**的,但它卻是實實在在存在我們中間的。由於古龍自身的經曆,他對友情的描寫感人至深,而對愛情、女人就不如金庸寫的那麼細膩,他小說中的女人大都是**女子;不是寫的不好,隻是友情寫的太好,往往蓋過了愛情,但也有寫得讓人忍不住留淚的。知道吧!魏剛,你聽的懂嗎?嗬嗬!我們並不是隻看表麵的!這時,王聰道:“讀梁羽生的,是緊密於曆史結合的,他的新派武俠小說,每部幾乎都有明確的曆史背景,從盛唐到晚清,千多年浩瀚曆史風雲,在他筆下都曾波翻雲湧,撲朔迷離。既有正史的不朽,更多的是野史的傳神。他著眼的是江山,著重的是江湖。在描繪社會動蕩,外憂內患,改朝換代,諸強紛爭的特殊曆史階段,諸如唐朝的“安史之亂”,明朝“土木堡之變”以及金元對峙,元明之交,明末清初……等等風雲翻滾的時代江湖兒女的可歌可泣,無人能出其右。金庸開始走的也是這條路子,但沒有那麼純粹;古龍到了最後,壓根就不再跟曆史打招呼了。隻有梁羽生,既是始作湧者,又是“堅持就是勝利”的堅定衛道者。在新派武俠小說園地裏堅持了三十二年之久!你們懂嗎?對牛彈琴!”“哈哈,看把他牛的!”魏剛道:“還以為你們隻看表麵呢,小看你們了,你們知道武德和俠義嗎?金庸的武俠小說使近代武俠小說第一次進入了文學的宮殿,是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他在文學作品自身的本體創作中,作出了一係列對傳統武俠作品的重大突破與貢獻,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武俠人物形象,展現了武俠精神之精髓所在。金庸武俠小說的核心思想是尚武德與重俠義,把武德與俠義並重,通過武俠小說來宣揚武俠俠義精神。他的作品存在一個普遍性的意義模式,即幾乎所有故事的動機都是主人公的“身世之謎”。然後由此引發的一個個曲折迷離、可歌可泣、俠肝義膽的英雄故事。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我們完全可以讀出金庸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可以看出金庸自己對武俠世界以及對其中所隱含的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的剖析、傳承、重塑、弘揚、批判、反思和質疑,小說中所描寫的性格各異的人物、林林總總的瑣事、所反映的複雜紛亂的社會、絢麗繁華的世情、所展示的山光水色、風俗人文、奇幻武功,則把讀者帶入了一個亦真亦幻的世界之中。金庸小說的象征性、寓意性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小說中包含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底蘊和中華民族的深刻精神。這成為金庸武俠小說中最震撼心靈,最發人深省的精神內核。寓雅於俗,雅俗並重,是金庸作品能夠成為雅俗共賞的大眾經典作品的決定性因素。”“哎呦,看不出來呢,是在哪裏背的吧!”“我看差不多,不然怎麼說出來我們都聽不懂的話!”“哈哈,我看也是!”“兩個孤陋寡聞的家夥,損友啊,交友不慎啊!”“我看我們才是交友不慎呢”“不跟你們說了,我到家了”“嗯,拜拜”“拜拜!”魏剛到家之後,吃過飯,回想著路上的話,打開電腦,搜索起來!當一切都成了曆史的雲煙時,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會追問:“曆史是什麼?”史學家們當然關注曆史,但他們的精力聚集於王朝的命運和帝王的世係中,芸芸眾生的渺小事跡提不起他們的真正興趣。哲學家們也關注曆史,他們會說:“說曆史是曆史的判斷還不夠,必須補充說,每個判斷都是曆史的判斷,或簡言之,就是曆史。”(克羅齊)“曆史意味著一種貫穿‘過去’、‘現在’與‘將來的事件聯係和作用聯係。”(海德格爾)但他們的思想燭照的,也是曆史所包含的某些重大範疇。文學家們亦時常被曆史的光圈所迷惑。心甘情願地充當了曆史的謙恭仆人,為曆史補白。“史詩”之稱已很能顯示文學與曆史的最初淵源,而“講史”乃是宋代“說話”之中最負盛名的一個家數,明清時代的演義小說中,曆史故事更成了基本情緒。於是,魏剛下載了幾部古龍還有梁羽生的幾部小說!看了起來!李**決戰之前,孫小紅那無言的慰藉;蕭十一郎與沈璧君隻能成追憶的情;楚留香與張潔潔的“來過、活過、愛過”都是讓人無限感動的啊!主人公一般是絕頂高手,武功是江湖上數一數二的。武功是如何練成的,是誰教的,一般沒有明說;但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練。沒有人是天生的高手,武功隻有練才能強。小李飛刀為何能例無虛發,刀不離手啊:哪些肝腸寸斷的日子,李**刻完一個人偶就埋起來,再繼續刻,所以他的手才那麼穩;傅紅雪日複一日的苦練拔刀,忍受了多少痛苦.........還有就是他們的武功重意不重形,決勝之時往往隻有一招。性格大都孤僻、冷淡、外冷內熱;不管被世界怎樣拋棄遇到什麼不公,也不會放棄生命中的美好,始終相信世間有善。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複雜的情感,常用生於死,幸福於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一次來揭示什麼的意義。是啊,古龍的小說也包含很多哲理,需要我們去學習!這一日,閑來無事,看完小說,已經夜裏二點多了。魏剛不知不覺中,睡著了,緩緩進去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