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雲離(1 / 2)

ps 奉上今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文中‘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段話,體現出桃花源人怎樣的生活狀態?”簡陋的平房教室裏,一名年輕的男老師,正在為學生們講解試題。

也許是暑假將至的原因,盡管學生們都安靜地坐著,但心思早已溜無蹤影。

“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座桃花源,那麼,你們心中的桃花源,會是怎樣的呢?”

年輕老師話鋒一轉,立刻就把學生們的心思招引回來,一張張稚嫩的麵孔上,寫滿了憧憬和渴望。

“是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是廣袤大漠裏的綠洲,是現代都市裏裝潢奢華的別墅,或是,隻要放假了,哪裏都能成為你們的桃花源?”

“嗬嗬…嘿嘿”年輕老師的調侃,引起課室內一陣哄笑,被中了心事的學生們,也不再壓抑那顆驛動的心,三三兩兩轉頭側身,細語相談,暢聊即將到來的夏長假。

年輕老師並不在意這課堂上的騷動,待學生們稍稍安靜下來,才繼續道:

“期末試卷的解答就到這裏了,雖然這是本學期最後一堂課,但待會你們班主任李老師還有事情要交代,所以都乖乖的坐著,至於語文課的暑假作業…?…”

到這裏,原本還有些吵鬧的課堂,頓時安靜得落針可聞,學生們大氣不敢出,一個個像被提著脖子的鴨子。

年輕教師狡黠一笑,拾疊起講台上的課本,在桌子上整理了幾下,出“砰、砰”聲響,隨手夾著課本便轉身離去,沒有言語,隻留給學生們一個揮手遠離的背影。

沉寂是短暫的,待學生們反應過來,課室便成了一片歡慶的海洋。

年輕教師名叫雲離,是這所簡樸中學的支教老師,現就讀於東部沿海某所著名學府,現在還隻是一名大三學生,暑假過後,就是大四了。

雲離支教的這所中學,名叫鹿鎮中學,地處祖國西南邊陲,離邊境線並不遙遠。

鹿鎮所在的臨山縣,屬於半山區地域,經濟環境遠不如沿海省市,教學條件也十分簡陋。整個鹿鎮就這一所中學,而且隻有初中部,鹿鎮學子們要升讀高中,就隻能到臨山縣裏的學校。

雲離的支教協議書隻有一個學期期限,也就是,剛才那堂課,算是他在鹿鎮支教生涯的最後一堂課,或許,也是他作為一名教師的最後一堂課。

現在的雲離,要去追尋他心中理想的桃花源。

回了趟宿舍,整理出一袋包裹,係綁在他那台老式自行車的後座,雲離便騎上車,往鄉裏的方向奔去。

七月中旬的鹿鎮,正值盛夏,鄉裏的路還是用石灰碴鋪成的,坑窪自然不少。路是沿河而建,兩旁雜種著竹子、果樹、鬆柏之類,即便是中午日照當空時分,路上的人也不會感到悶熱難耐。

上鹿村是鹿鎮管轄下的四個鄉村之一,村舍都是沿著石灰路而建,呈長條狀,西北麵有一片平整的耕地,繼續往上,就是經曆數代人,依山開墾出的梯田,西南地區獨有的風光。

如今梯田裏的各種農作物都成熟了,從村舍這邊遠望過去,整片區域就像一張由彩帶拚成的油畫,精美絕倫。

上鹿村的地形像極了一個“L”字母,拐角處是一片山林,由三座大不一的山組成,呈“品”字排列,最高的名叫斑鹿山,至於其餘較的兩座,原本是沒有名字的,為了方便記認,村民們把較大的叫做大鹿山,較的叫做鹿山。雲離此行的目的地,正是鹿山。

石灰路的終點處,恰好在鹿山的進山口,往上走一段石階路,就能一覽鹿山的全景。

嚴格來,鹿山並不能算作山,歸為山丘或者丘陵更為合適,山體是東西走向,緩坡較多,遠遠看去,就像是海裏的浪濤。

石階的盡頭,靠近石灰路的那側,建有一座簡陋的二層樓,底層是紅磚房,二層是一個帆布頂棚,用鋼鐵支架搭建起的,跟蒙古包有點類似,顯得十分另類。

樓前麵種有一棵大榕樹,是斜向著西邊長,傾斜度很大,看起來有隨時倒塌的風險,不過榕樹的根須極其達,所以不用為這方麵擔心。

將包裹放置到樓,換上一雙農用膠鞋,頂著新買來的竹編圓帽,雲離便迫不及待往鹿山南邊奔去。

半年前,雲離以支邊教師的身份來到鹿鎮,教學任務對他來並不繁重,所以平常一有空閑,他就到周邊鄉裏四處遊逛,最愛去的,就是鹿山這一帶。

這帶地域也屬於農用林地,上鹿村通常會將這片土地承包出去,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這片土地已經丟荒了將近兩年。當得知這片土地正處於招租狀態,沒有經過多少考慮,雲離便毅然承包下這片林地,成為鹿山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