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質量辨別
優質的大米顆粒整齊,富有光澤,比較幹燥,無米蟲,無沙粒,米灰極少,碎米極少,聞之有股清香味,無黴變味。質量差的大米,顏色發暗,碎米多,米灰重,潮濕而有黴味。
選大米看顏色
首先看新米色澤是否呈透明玉色狀,未熟的新米可見青色;再看新米胚芽部位的顏色是否呈乳黃色或白色,陳米一般呈咖啡色或顏色較深。其次新米熟後會有股非常濃的清香味,而新軋的陳穀米香味會很少。
選大米看水分
新米含水量較高、齒間留香、口感較軟;陳米則含水量較低,口感較硬。在市場、超市、便利商店購買袋裝米時,要留意其包裝袋上是否標有生產日期、企業名稱及產地等信息。
鑒別麵粉質量的一般方法
麵粉是由小麥磨製烘幹而成的。分為標準粉、富強粉和強力粉3種。優質麵粉有麵香味,顏色純白,幹燥不結塊和團;劣質麵粉水分重、發黴、結團塊,有惡酸敗味,不能食用。
從含水量鑒麵粉質量
標準質量的麵粉,其流散性好,不易變質。當用手抓麵粉時,麵粉從手縫中流出,鬆手後不成團。若水分過大,麵粉則易結塊或變質。含水量正常的麵粉,手捏有滑爽感,輕拍麵粉即飛揚。受潮含水多的麵粉,捏而有形,不易散,且內部有發熱感,容易發黴結塊。
觀顏色鑒麵粉質量
標準質量的麵粉,一般呈乳白色或微黃色。若麵粉是雪白色或發青,則說明該產品含有化學成分或有添加劑;麵粉顏色越淺,則表明加工精度超高,但其維生素含量也越低。若貯藏時間長了或受潮了,麵粉顏色就會加深。
看新鮮度鑒麵粉質量
新鮮的麵粉有正常的氣味,其顏色較淡且清。如有腐敗味、黴味、顏色發暗、發黑或結塊的現象,則說明麵粉儲存時間過長或已經變質。
看精度鑒麵粉質量
標準質量的麵粉,手感細而不膩,顆粒均勻,既不破壞小麥的內部組織結構又能保持其固有的營養成分。
聞氣味鑒麵粉質量
麵粉要保持其自然濃鬱的麥香味,若麵粉淡而無味或有化學藥品的味道,則說明其中含有超標的添加劑或化學合成的添加劑。若麵粉有異味,則可能變質了或添加了變質麵粉。
色拉油質量鑒別的方法
抽查桶底油,沉澱物不超過5%的為優質油。在亮處觀察無色透明容器中的油,保持原有色澤的為好油。
在手心蘸一點油,搓後嗅氣味,如有刺激性異味,則表明其質量差。在鍋內加熱至150℃左右,冷卻後將油倒出.看是否有沉澱現象。有沉澱則表明其含有雜質。
看顏色鑒色拉油
將潔淨幹燥的細小玻璃管插入油中,用拇指堵好上口,慢慢抽起,其中的油如呈乳白色,則油中有水,乳色越濃,水分越多。
品味道鑒色拉油
直接品嚐少量油,如感覺有酸、苦、辣或焦味,則表明其質量差。
花生油的識別
花生油是從花生仁中提取的油脂,一般呈淡黃色或橙黃色,色澤清亮透明。花生油沫頭呈白色,大花泡,具有花生油固有的氣味和滋味。
菜子油的識別
菜子油是從菜子中提取的油脂,習慣稱為菜油。一般生菜子油呈金黃色,沫頭發黃稍帶綠色,花泡向陽時有彩色;具有菜子油固有的氣味,嚐之香中帶辣。
大豆油的識別
大豆油是從大豆中提取的油脂,亦稱豆油。一般呈黃色或棕色,豆油沫頭發白,花泡完整,豆腥味大,口嚐有澀味。
棉子油的識別
棉子油是從棉子中精煉提取的油脂,一般呈橙黃色或棕色,沫頭發黃,小碎花泡,口嚐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