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2 / 3)

遠距離醫療可以使大城市的醫生為缺醫地區病人服務。

處於中心城市的專家,可以幫助偏僻地區的醫生對疑難病症進行確診。

這樣,既可避免名醫不足,無法外出巡回醫療的困難,又可避免把病人送到中心城市可能延誤病情的危險。

人造衛星、交互式電視、數字圖像壓縮和高速電話線路等各項高新技術的共同運作,為遠距離醫療的大規模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

現在,除美國外,挪威、德國等歐洲國家也在積極發展推行這一新的醫療係統,日本也正在逐步實施它的“遠距離醫療”計劃。

遠距離醫療的發展,使人們在家門口看醫生成為可能,遠離家門治病不再必需。

網上IP

《聖經》上有一個故事,說人們聯合起來準備建造巴比侖塔,上帝為了阻止這一活動,使參加此項工作的人們在語言上相互隔離,切斷了他們之間的溝通渠道,於是,這項工程告吹。

Internet是最大的電腦網絡,幾乎是電腦界的“萬國會”,聯在其中的電腦五花八門,從大型機到便攜機,並且還有數不清的電腦網絡聯在其上,這些電腦運行著不同的操作係統,使用著不同的軟件,所以必須規定一種能夠相互交流的“語言”,這就是電腦間相互通信所用的協議。

通信協議本質上是由若幹規則組成的。它能夠支配一台機器與另一台機器進行通信。

IP是在Internet上進行通信的協議。IP包含以下規則:

(1)Internet上每台電腦都有由四個數字組成的Internet地址,每個數字不超過256,地址數碼書寫時用圓點分開。如“東方網景”的郵件服務器的地址是:20296491。

(2)所有的報文被劃分為若幹分組。

(3)每個報文分組被填入一個IP信封。

(4)IP信封外包括一個發送地址和一個收信地址。

組成Internet的一些電腦被稱作路由器,這些電腦負責在Internet中發送信息,並使這些信息按指定路由傳送到目的地。並不是Internet中所有的電腦都是路由器,也沒有必要使Internet中每一個電腦都知道到達目的的路由。

大多數協議是分層的,Internet協議也不例外。IP是基礎,TCP建立在IP之上。今後,你見到的兩個協議常指的是TCP/IP。

TCP常用於處理大量的數據,也處理在傳輸過程中某處損壞了的數據。TCP將大的報文劃分為多個分組,然後,每個分組塞人TCP“信封”,再依次塞入到IP信封。TCP信封外包含著關於分組中字節數目的信息和在原始報文中該分組的位置信息。在信息接收結束時,TCP信封被從IP信封中取出,然後,原始數據重新組裝。一旦電腦通過校驗和發現有分組被破壞,發送者就重新發送出差錯的分組。

“電子書”與“電子信箱”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以往作為信息的主要載體的紙張,開始顯得相形見絀,逐漸讓位於電子媒體。

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已將電子圖書與電子報刊推向市場,人類的“無紙”時代正在來臨。

同紙張相比,電子媒體容量大、體積小、檢索快,易於複製和保存,同時還具有聲像功能。

英國的《牛津英語辭典》有20卷,重62千克,有6000萬字。這一巨著查閱很不方便,現在已存入巴掌大的光盤上,這樣一來查閱極為方便,幾秒鍾之內即可查遍全書。如果需要複製,隻需按上幾個電鈕即可。

一張單麵14英寸(1英寸約合25厘米)的光盤,能存儲上萬冊圖書的內容。

有人曾用一張光盤,錄下了50000幅名畫和著名攝影作品。

現在,不需多少光盤,就可“裝下”相當於一座圖書館所有藏書的信息。

美國和許多國家的大報社,紛紛出版電子報紙,它不需要紙張,不用印刷、裝訂、運輸、發行,隻需把要出版的文本按照一定格式輸入電腦,送入網絡,出版任務就大功告成,瞬間世界各地的讀者就可看到。

1994年,美國的電子報紙已達3150家,是1991年的7倍。報界人士認為,電子報紙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巨大的潛在市場。

當今,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還出現了網絡書籍。

1997年2月15日,作家出版社和贏海威信息通信公司合作,將頗受讀者注目的長篇小說《鑰匙》上網,這是我國上網的第一部小說。從此,全球互聯網絡用戶都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讀到中國的當代長篇小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