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如意(1 / 1)

小河村外麵一裏地方有一條小溪,溪水不是很清澈,但卻是村子裏唯一的水源。

董如抱著一盆的衣服向著溪水下遊走去,木盆太重,衣服又多,她走起路來不免有些顫顫。

好不容易到了溪水邊上,遠遠就看到三弟董雲給家裏的兔子母雞洗要吃的苜蓿。

董如放下木盆就開始洗衣服,董雲看了一眼,說道:“二姐,你都要快嫁人了,娘怎麼還讓你做活?”

“這不還有三天呢麼。”董如目不斜視,繼續手底下的活。

三天後她就要嫁給同村的農家漢子衛七郎了,很平常的婚事,沒有多少可議論的談資。

董如的姐姐董月已出嫁多年,今年她正好十六,也到了出嫁的年齡,爹娘一商量,便將她許配給了孤身一人的衛七郎。

農村沒有多少禮儀可重視,將要出嫁的新娘子還是可以做活的,隻要在出嫁前一天不出門,象征性的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洗完衣服和董雲一道回到家中已是黃昏了,推開小木門就看到娘親坐在院子裏,手上拿著一件衣服,眯眼正在做針線活。

董雲獨自將洗好的苜蓿拿到一邊的圓木頭案板上,開始“咚咚咚”的剁起來。

董如看了一眼娘親手裏的針線活,眼底有些莫名水光,自顧自地走到一邊,將盆裏的衣服全部展開,涼到了繩子上。

剁苜蓿的咚咚聲還在繼續,就在這個時候,董母將最後一針收攏,抖了抖手裏的衣服,跟董如說道:“阿如,過來試試。”

董如默默走上前去,背過身體雙腿彎曲下蹲,任由娘親在自己後背比劃衣服的大小。

她一邊比劃,聲音慈祥地說道:“要出嫁了,當然要穿娘親親手做的衣衫,保你一輩子如意平安。”

董雲停下手中活計,抬起頭望著董如,就看到董如眼眶裏的淚水在打轉,硬是忍著沒有哭出聲來。

董如轉過身去,頭靠著董母的膝蓋,撫摸著她蒼老粗糙的手,哽咽道:“娘,大姐嫁到遠方,而今我又要出嫁,家裏就剩下阿雲一個人了,他還小頂不了事,這往後有個什麼大事,你和爹該怎麼辦啊。”

董母微微一笑,眼底盡是疼愛,說道:“你這不是還在村裏呢麼,又不是像你大姐一樣嫁了個千裏遠,我看不到了。”

大姐董月十七歲的時候,因為她一句話,青梅竹馬的小康哥哥便出村去了遠方打拚,說是要掙大錢,將來回來好風風光光的迎娶董月,可董月等了他三年,小康哥哥都杳無音信。

眼看著董月都二十歲,成了個老姑娘了,董父便四處給董月物色合適的人選好把她嫁出去,可董月是個強脾氣,非要等到她的小康哥哥為止。

就在董月將要絕望的時候,小康哥哥給她來信了,董月看過之後,便不聽家人勸阻,毅然而然地出了遠門去找尋她的小康哥哥去了,到如今算算時間,也有好幾年了。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董月又是自己跟著跑到遠方去的,等於董家失了一個女兒,那時候董如還小,自然不懂當時的董母為何那樣傷心。

董如現在聽著娘親平和的聲音,再一想起自己也將要出嫁,爹娘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往後就沒個人照顧了,這心底裏就像火燒一般,疼得她想哭。

“哭啥。”

卻是董父提著旱煙杆子出來,坐到門檻上,說道:“又不是見不到了,放心去吧,一個村子裏的人,知根也知底,你嫁過去了,我和你娘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