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中舉(1 / 2)

老爺坐下來後,對林青和人瑤道:“我夫人是因為思念兒子,病了三年了。我兒子穆欽阿十八歲從了軍,四年前被萬歲爺賞了個龍驤將軍,鎮海總督,極難回家一次。我們就那麼個寶貝兒子,夫人她思念成疾,雖然請過好些太醫,卻也無用。今天看到才兒,竟然與我們家欽兒長得一般模樣。我是又奇又喜,所以特地帶他去見夫人,想給夫人一個驚喜。不想他倆見了麵,倒很投緣,那病就好了一半,想認才兒做個義子呢。聽說你們二位在此,特地出來相求你們。”林青道:“小兒能得大人和夫人的愛惜,倒是他的福氣。隻是我們小民未免太高攀了。”老爺道:“高老弟別太謙。我們認了世才作義子,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何分彼此。”他轉頭對才兒道:“世才,我們向你爹說了,你自己可願意麼?”才兒道:“隻要夫人喜歡,才兒願意敬奉夫人。”才兒原是個孝順的孩子,他見夫人為牽掛兒子久病不醫,心裏很是同情。他想像總督大人官至極品,也有為難時,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天下的人無論官還是民,這七情六欲卻也一樣。他並不存巴結之心,卻有著一片赤子的孺慕之情。所以那話兒聽在別人的耳朵裏,極感親切。若是換個人的嘴裏說出來,未必這般懇切,給人的感覺便會大不一樣。當時,才兒的爹和師傅便請老爺與夫人坐好,讓才兒對他們磕了頭,正式拜了義父母。夫人扶起才兒,讓他重新坐回自己身邊來。回頭對老爺道:“你認了個兒子,可得給見麵禮呢。”老爺哈哈笑道:“我連最心愛的烏龍駒都給了才兒呢。”夫人道:“那是以前的事兒,就當作獎掖後進吧。現在認了兒子,總須點兒見麵禮的。大人實在想不出什麼好東西,便去旁邊書房裏把一部兵書、一方端硯及一根玉拌尺拿了來,遞給才兒道:“這大喜之時,實該給你些見麵禮的,可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好東西,這端硯和玉尺,還有這部兵書送給你,這書上記載著大大小小的戰例及用兵方略,你以後或許用得上。”才兒伸手接過,道了謝。夫人已讓丫環去房裏取來了一對玉手鐲,遞給才兒道:“本來我也要給你見麵禮的,可我這兒卻隻有些女人用的東西,這對龍鳳鐲子是當年宮裏賜的,也算得是件寶物,給你卻是沒用,算是給未來兒媳婦的吧,你好好收著。”才兒也連忙謝過。一會,管事來招呼去用餐,說是酒席已經擺好多時了。老爺與夫人便招呼大家一起入席。大堂裏的蠟燭照得一片通明,擺著兩張八仙桌,上首一席主位上是老爺,兩邊是林青和人瑤,下麵是夫人和世才,下首一席坐著吳守備和群小。夫人道:“我們今天隻是設個便宴,請大家聚上一聚,也沒請陪客,就是我們自家人,都不用客氣,喝好吃飽就好。”他對下麵一席道:“你們都是年輕人,小吳領著弟兄們吃喝個痛快。”吳守備站起身來道:“謝夫人。”大人招招手,示意他坐下。大人又對才兒道:“世才,你現在算得是個小主人了,你就代我給大家斟酒吧。”才兒應聲“是”,就拿起酒壺給各位斟酒。到夫人麵前時,老爺道:“你幹娘原本不喜飲酒,你給斟上一杯水吧。”才兒看桌上另有一壺茶水,於是便給夫人倒滿了水杯。他給上麵一席斟完了酒,又去替師兄弟們斟酒。三巡過後,老爺讓大家自飲自酌,讓才兒自己去吃飯。酒足飯飽後,他們又去客廳用茶。大家喝過酒後,說話可就多了起來,也隨便了許多。老爺和人瑤說起了往事。夫人插嘴道:“劉義士,早年老爺常和我說起過您,您的大名真是如雷貫耳,高兄弟家能請到你這麼個神仙般的師父,真是才兒他們的福氣。”人瑤笑著搖搖頭道:“夫人,您別誇我,說得我無地自容呢。”大人笑道:“你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大丈夫沒作愧對天地的事情,正是你的高貴之處。你一生手裏不知過了多少金銀財寶,全都救濟了窮人。到老了,還靠課徒為生。你一生無兒無女,老了寄住哥嫂家,該幫襯下哥吧,可你哥家窮得叮當響。看樣子根本沒顧著你哥。”人瑤道:“老爺,您似乎對老朽知之甚深呢。”老爺笑道:“那是當然。要不,能有你的舒服日子麼?想當年,我初到湖南,天下為你鬧得沸沸揚揚。本官不信,化裝成各樣人物,前往追蹤於你。你記得麼,有一次你在飯店,你吃過飯,卻無錢付賬,要幫店裏做半天工抵帳,人家不答應,爭執起來,是誰替你解的圍?”人瑤道:“那是一位五十來歲的算命先生,可不是你。”老爺道:“你錯了,那正是我,鬍髭一貼,拿個招子,不就是算命先生。我付了飯錢,給了你些散碎銀子,估摸隻是住店吃飯,也能支撐個四五天,銀錢的事兒還真難不住你,而我自己盤纏也是不多,所以不便多給於你。”人瑤道:“其實你那點銀錢濟得甚事,第二天到一戶人家住宿,他爹過世沒錢做喪事,他娘又病在床上,無錢買藥,妻子又將臨產。我那點錢還不夠塞牙縫呢。實在沒法子,隻好讓他們把我送到官府去,領點賞錢回來打理家裏的事。他們不願做這缺德之事,是我好言求他們,他們才把我送到官府,得了些賞錢,才葬了父親,治好了娘的病。我原準備在監牢裏待上一段時日的,不想官府的人卻要看陸地行舟。我說‘不怕我乘船跑了麼?’他們卻說‘你有本事盡管跑,我們有本事抓到你。’於是,我向他們要了根撐船的竹竿,在地上畫了一隻船,竹竿一撐,便駕著那船緩緩飛了起來。他們看了一會,我也沒心思逗他們玩,竹竿點了兩點,就消失了。”大人說:“你以為官府就那麼好騙麼?是我吩咐不要為難你呢。我還知道你幫著師傅完成十萬八千善事兒。你師傅隻做了一半,另一半是你替他去做的。”人瑤很是詫異:“這事兒你怎麼知道?”大人道:“是你自己告訴我的呀。”人瑤道:“我是個沽名釣譽的人麼?這些秘事可從沒向人說過呢。”大人道:“你沒和人說,難也沒和鬼說麼?你在你師傅墳前燒化那功德薄,向你師傅稟告的那番話,我都聽在耳裏呢。”人瑤道:“其實完成了師傅的心願後,我原本遵照師囑,持著錕鋙劍回歸師門去的,可師門不肯容我,隻好把功德薄拿去師傅墳前焚化,以慰他在天之靈。那時墳台旁有個花子睡得正香,難道是你麼?”“那時我正尋訪你的蹤跡,見你到了你師傅墓地附近,知你必是拜謁師傅墓地去的,所以便裝個花子在那裏等你,不想等個正著。聽了你一番陳述,才終於弄明白你的案情的來龍去脈,從那以後你回到了觀音樁,寄居在你大哥家。不久又去蟠龍塘執教,過起安逸的生活來。我下令全省撤銷你的案子,以後就沒再理你的事。不想十餘年後我們再次謀麵,竟然成了親人。”大人道。人瑤聽後,晃然明白:“這麼說來,才兒他們能安然成才,也是蒙了您的恩德。才兒,代為師好好謝謝你義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