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完美底妝(一)(2 / 3)

膏霜狀粉底(適合中性、幹性肌膚)

粉質與油質的含量比粉底液高,質地也更濃稠,有較好的遮瑕力與滋潤感,具有光澤感。

因為油脂成分較高,非常適合幹性與熟齡肌膚,但用量要適中。

霜狀粉底的質地比液態厚重一些,遮蓋力普遍比液狀粉底好很多,最適合打造無瑕膚色。

膏狀粉底(適合幹性肌膚)

油性成分較高,附著性、保水性好,持久性較好。但延展性較差,妝感較為厚重。

與液狀粉底混合使用能避免幹燥,適合濃妝使用。

質地比粉底液和粉底霜和粉餅厚重,持妝效果最好,但是比較不透氣,不適合油性或年輕肌膚。

凝露狀粉底(適合中性、油性肌膚)

含水量非常高,為質地清爽的無油配方。有的可以直接添加化妝水使用,使妝效更透亮。

適合狀況較良好的膚質。對於幹性肌膚,則保濕度相對較低。

凝露狀粉底的粉質透明感強,可以呈現清透自然的妝容。

粉狀粉底(適合偏油性肌膚)

蜜粉較為薄透自然,幾乎沒有遮瑕力,與粉底搭配使用能起到定妝作用。

散粉幾乎沒有遮瑕能力,能吸收多餘油脂,使妝容持久。

又稱“定妝粉”,可以全麵調整膚色,調整彩妝濃淡,打造自然妝容,並防止脫妝。

餅狀粉底(適合一般肌膚)

粉餅是散粉壓縮而成,起到定妝作用,比散粉貼合度好,控油效果也較好,但滋潤度和光澤度不足。

便於攜帶,可快速完妝,適合補妝時使用。

單獨使用時可作為粉底來調整膚色,與粉底結合使用時,起到定妝作用。

四、各種底妝的畫法技巧

1.塑造立體輕薄底妝

用粉底液營造輕柔質感

基本款粉底液的質地如同乳液,延展性好,使用起來可以像塗保養品一樣簡單完成,巧妙運用塗抹手法以及薄厚分區塗抹,塑造自然而又立體的無瑕肌膚。

通過“拍按”與“暈染”塑造自然無瑕的輕薄底妝

一般液體粉底以由內向外、由上向下為基本塗抹方向進行塗抹。

配合粉撲以“輕按”的手法使用粉底,使粉體更加貼合肌膚。

瑕疵處使用少量粉底液重疊塗抹,局部反複疊加塗抹不易花妝。

從想要提升亮度的地方開始塗抹粉底,可以提升此部位的立體感。

1從臉頰中部開始,用指腹點塗液狀粉底

取珍珠大小的粉底液,用指腹蘸取並輕輕按壓,利用手指溫度激活粉底液,可以使粉質更加與肌膚貼合。

用指腹蘸取液體粉底,從臉頰中部開始向外側塗抹均勻,伴隨按壓動作將指腹向下移至整個臉頰。

2將粉底液按順序自然淡開

用指腹從內向外、從下至上將粉底液均勻塗開,按照額頭眼部鼻部下巴的順序,額頭處從中央向邊緣將粉底淡開。

3用化妝海綿輕壓提升持久性

用化妝海綿輕輕拍按麵部,使粉底輕薄均勻地與肌膚貼合,吸除多餘油脂,提升底妝的持久性。

基礎技巧

使用化妝棉上底妝的話,應在上粉底前先將化妝棉浸濕、擰幹,為了防止化妝棉上的水分過多,造成糊妝,要用紙巾包住棉塊輕壓,吸去多餘水分,再蘸取粉底塗抹,底妝會更貼合肌膚、持久不易脫落。

通過薄厚分區和自然過渡的手法,打造立體妝容

選擇比膚色暗一號的粉底液避免浮粉,並從寬闊部位向邊緣自然地過渡。

提升臉部立體感對於東方人來說尤為重要,恰到好處的底妝手法,可將臉的輪廓自然展現出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運用從臉頰向外側輪廓暈開粉底的手法,使臉部更顯立體。

配合T區的提亮與臉部邊緣的加深,自然展現立體輪廓。

1調整細節部位的卡粉,強調濃淡變化

眼周、鼻翼、嘴角等部位容易卡粉,出現明顯界線,用指腹或化妝海綿的端角輕壓,暈染開粉底,使底妝自然淡開,消除卡粉。

2用化妝海綿輕壓,提升持久性

鼻部較容易花妝,從兩側反複向中央塗幾層,再由額頭向鼻尖上下推抹開。

用化妝海綿輕輕拍按麵部,使粉底輕薄均勻地與肌膚貼合,吸除多餘油脂,提升底妝的持久性。

3用珠光蜜粉定妝,消除油脂

用化妝海綿輕壓麵部之後,用粉撲蘸取適量的珠光蜜粉進行定妝,吸取多餘的油脂。

基礎技巧

塗抹粉底液時,眉毛很容易蘸上粉底,上底妝後,用螺旋眉刷輕輕梳理幾下眉部,就可以清除掉餘粉,消除結塊。

眼周肌膚很容易卡粉,塗粉底時先從黑眼球外側的臉頰向邊緣薄薄地推開粉底,再由黑眼球向鼻梁處推抹粉底,使底妝與肌膚貼合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