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桃園兄弟揚鑣(1 / 3)

遍地烽火的黃巾大起義,雖然最終被各路諸侯聯合撲滅,但是卻動搖了東漢朝廷的腐朽統治,漢室江山已是搖搖欲墜。

朝中宦官弄權,把持朝政,大將軍何進修書邀涼州刺史董卓率軍進京共誅十常侍,謀事不密,反而被害;司隸校尉袁紹與曹操、袁術遂率軍突入宮中斬殺十常侍,董卓隨後率軍進京,自此大權被董卓獨攬,董卓為人驕橫殘暴,進京之後擅自誅殺大臣,奸汙宮女,夜宿龍床,目無天子,以致天下民怨沸騰,諸侯共怒。

時有東郡太守橋瑁假京師三公之名,寫書與陳留人曹孟德,謀共誅董卓之策,曹操乃矯詔天下諸侯,共有十二路響應,同聚汜水關下,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共伐董卓。

……

斜陽西垂,北風似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

一彪五百人的精悍隊伍頂著凜冽的寒風,在殘陽的映照下急行在由平原縣趕往洛陽的驛道上,在隊伍最前方三騎並轡而行,馬上三人皆是雄壯之士。

中間之人兩耳垂肩,雙臂過膝,一臉忠厚之相,背上掛了一對精鋼雙股劍,在他左邊之人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美髯飄飄,一身綠袍,馬背上橫了一把青龍偃月刀,右邊之人身高八尺,燕頷虎須,虎背熊腰,眼如銅鈴,手裏提了一把丈八蛇矛。

中間之人正是現任平原縣縣令劉備,以及他的兩位結義兄弟,河東解兩良人關雲長,以及涿郡人張翼德,日前劉備聽聞十二路諸侯起兵共討董卓,心下大喜,因此盡起所部五百精裝士卒,棄了平原縣令之職,前往參加討伐董卓之舉。

寒風怒號,吹在身上刺骨一般灼痛,劉備策馬急行在隊伍最前麵,不時的側臉凝視身旁麵色沉重的結義兄弟關羽,疑惑的問道:“雲長今日為何整日悶悶不樂,亦不言不語,卻是為何?你且道來容兄長為你解憂?”

聽了劉備之言,關羽依然臉若冰霜,麵無表情道:“某問兄長一句話,請務必對羽如實交待!”

聽了關羽所言,劉備心下更是疑惑:為何平日對自己言語敬重的二弟,今日說起話來如此如此無禮?

“雲長有話直說無妨!”

關羽掃了劉備一眼問道:“我等三人既是兄弟,可否同患難,共富貴?”

劉備手撫胡須大笑道:“雲長此言卻是奇怪,我們兄弟三人自桃園結義以來,便是一體,雖然異姓,卻勝過親生手足,自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二哥,你卻是那裏來的這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莫非是撞邪了不成?”一邊的張飛豹眼圓睜,大聲怒斥道。

關羽冷冷的瞥了一眼張飛,毫不客氣的道:“汝給我滾到一邊去,某未曾問你話,有多遠給我滾多遠!”

聽了關羽所言,張飛有些晴天霹靂的感覺,差點沒有從馬上倒栽下來,這還是自己敬佩的二哥嗎?本來似銀鈴一般大小的雙眼,瞪得更加滾圓,大張著嘴,似乎想要回擊關羽幾句,最終忍了下來,一腔怒火無處發泄,不由得爆喝一聲,手中的丈八蛇矛狠狠的砍向路邊的一顆碗口粗細的小樹,“哢嚓”一聲,小樹應聲折斷,張飛仰天怒吼道:“莫非關某人瘋了不成?氣死俺也!”

關羽轉向劉備,手撫胡須道:“好,你既然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若是以後這主公的位置就由我來做了,可否?”

劉備聞言有些猝不及防,做夢也料不到關羽會拋出這樣的話來,怔了一下,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心中自忖道:雲長今日莫非果真撞邪了不成,為何出言如此怪異?我切休要在言語裏忤逆他,待找個郎中為他診斷一番,再做定奪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