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帝國的軍隊正處在進退維穀的時候,失去了突襲的先機後,想要進這樣一座偌大的主城,可是沒那麼容易。但如果光明帝國就此撤退的話,不僅會被其他勢力恥笑,還會讓北境暗中資助這場戰爭的貴族賠的血本無歸,不符合以北境之城為首的大貴族的利益。皇帝艾德裏倒是很想退兵,可是麵對北境貴族雪片一樣的請求,也隻能維持現狀,把帝國拖入戰爭的泥潭。
這樣一場約戰,足以決定兩國以後起碼三十年的國運,尤其對於北境之城來說,更是如此。贏得通天之城之後,自然便是歸到北境之下,傑夫哪能對此不上心,生怕艾德裏不同意,親自寫信給艾德裏,並願意貢獻出自己的騎士團,來爭取這場約戰的勝利。
即便是不願意看到北境勢力變大,可這樣失不可得的機會是一定要抓住的,艾德裏立刻同意了這場約戰,命令福特從北境範圍內,隨意抽取精銳戰士,組建這次約戰的主力軍團。
在星羅大陸人類的曆史上,約戰的例子還真不少,尤其在軍團對陣相互攻擊不下的時候,一場大規模的對戰也相當於約戰了。
當然,約戰與對戰還是有些區別的,首先便是經過數千年的演化之後,軍團人數被限定到了五千人。這個五千指的是參戰單位,一個士兵算一個戰鬥單位,一頭黑龍也算一個作戰單位,當然,如果有人能夠指揮五千頭黑龍組成軍團,這個,隻能怪對手選錯了對象,從規則上講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為了公平避免扯皮,參戰的人數都是要被中間機構核實才算數的。然後,場地也會經由中間機構勘探,選在雙方同意的地點,盡量保證對雙方都公平公正,第三,中間機構要核實雙方作戰人員的身份,諸如傭兵之類的是不準許參加約戰的……
說了這麼多,我們可以看到,在以上的規則之中,除了約戰雙方的身影之外,還有一個戲份很足的角色,那就是“中間機構”。中間機構不僅負責對雙方隊伍的核查,還要選定地點,監督比賽,甚至還要宣布約戰結果並監督賭約的實行,這樣重要的一個角色,要誰來承擔合適呢?
好吧,其實這一點是最不用擔心的,因為自從有了約戰這樣一個傳統之後,曆史上百分之九十八的約戰,都是由萊茵學院來擔任中間機構的……
甚至在傑夫還沒看完艾德裏同意約戰的旨意時,近在咫尺又身為戰術大師的拉斐爾便已經有幸接到了萊茵學院的任命書,任命副院長拉斐爾為這一次約戰的負責人。
拉斐爾在萊茵學院的日子還短,即便是早就知道萊茵學院在這方麵的權威性,可是如此快的的任命,萬一雪山帝國或者北境之城沒人搭理搭理自己,自己的麵子往哪擱,拉斐爾不僅擔憂。
事實證明,拉斐爾的擔憂完全是多慮了,就在當天的下午,甚至約翰睡個中午覺的機會都沒有,萊茵學院就被傑夫客氣的全員請出了北境之城,理由光明正大,身為約戰的中間機構,一定要保持光明無私的偉大形象,你老賴在我北境之城,萬一事後人家說我作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