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聲從3人旁邊經過逐漸遠去。說話聲過去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左右,在3人尚未起身時,從森林的一方突然快速地出現了幾道閃光。
那是一個直立在草原上的巨大“電球”,高約25米,最窄的地方約9米,與地麵接觸的“底盤”約4米左右。初看時這個UFO是紫色的,後來就上升到空中,在1500米左右的高度,噴出白色煙霧般的東西,然後就像被夜空吸走了似的消失不見了。
數天後,吉魯博士一行人來到現場,在UFO停留地點下方的地麵上發現有個直徑約3.5米的圓形著陸痕跡。吉魯博士特別注意到這次所看到的UFO是電球型的,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事件發生6個月後,在雪魯赫夫又發生了同樣的“空飛電球”事件。兩個月後又有一起。此後每隔數周就會發生1次,一直到1979年12月止,一共發生8次著陸事件。
這隻是被看到的部分,實際次數也許更多也說不定。而其特征則是每次的著陸時間都在兩個小時左右,而且都是在晚上,著陸現場必為平坦而沒有障礙物的草原,或許UFO是把草原當做在地麵上的臨時基地。吉魯博士決定對現場再做一次調查,便以雷夫金利斯博士為首組成一個調查團,果然發現了驚人的事實。
地質學者發現,在UFO著陸地點地麵以下1米處的土壤有高壓力及攝氏2000度的高熱反應,由於這種情形引起了土質的固化及轉變作用,便得原本需要6000萬年時間的固化過程,在短短的2個小時內便完成了。
地球物理學者推測出引起這種轉變作用的電球型UFO一架的重量應該有2萬噸左右。依UFO的體積來看,這物體的密度以及比重都非常地大。但是這個超重的物體停在地麵上時並沒有陷下去,而且在離開陸地時也沒看到噴氣式推進裝置。
1979年12月23日開始進行實驗,測試UFO是不是真的能夠違反物理原則而自由行動。著名的心理學家沙弗諾夫博士受吉魯博士之邀而來到現場,他可以感應出那是人類或者是外星人所留下的生化痕跡,對於電球型UFO,他認為那是由一種未知的鋁合金所製成,而且從著陸地點附近的植物吸收生物體能量。當別人問到UFO到底來自何處時,他說:“是由距離地球11光年的白鳥座第61號行星來的。”
吉魯博士說:“我完全相信沙弗諾夫的話,他是為人類傳達事實真相的。雪魯普赫夫事件可說是我們最先探究的UFO事件,對我們來說這是值得紀念的。”
此外,在莫斯科的西北方160千米處的卡利寧市上空,1980年6月14日曾出現了巨大的飛行物。吉魯博士接到報告後,興奮地在地圖上記下飛行路線,並綜合各說法推測巨大的飛碟是橙紅色的,它是利用球體尾部噴出類似瓦斯的東西來移動,移動距離大約是960千米。
恐怖的第四類接觸行動
什麼是“第四類接觸行動”?
凡是被飛碟中的外星人劫持或自動進入飛碟舷艙與外星人友好交往,接受外星人檢查,或作為外星人研究對象的地球人,在飛碟研究中稱為“第四類接觸行動”。
但是,UFO專家們卻發現,前蘇聯境內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UFO目擊事件和這時期集中所發生的目擊事件卻沒有什麼共同點。
過去的事件中至少都有一定的距離,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事件則是直接出現在地球人麵前,或者是重複出現於某一特殊地點,這些地方跟以往有很顯著的不同,是否表示外星人又有新的活動目標?
1978年某天的早晨,波蘭艾迷勒街郊外,一位叫做約翰·勃魯斯基的老人看到兩個深綠色、身高140厘米左右的外星人,後來老人隨著他們進入飛碟內部。
外星人示意要他把衣服脫掉,然後用圓形的機器拍了照片,並檢查那些脫下來的衣服大約10分鍾之久,之後外星人便示意老人可以回去。
根據事後的調查以及其他目擊者都證實,老人所言不假,而在老人家西邊1千米遠的一個6歲小孩子,也在相同時刻看到了一隻飛碟。
這是件令人震驚的事,正可以為前蘇聯境內的飛碟事件提供線索,也可以說是把前蘇聯境內以往和目前的飛碟事件連起來。
如果外星人的態度照以下的順序演變的話,那麼頗具曆史意義,也就是說,外星人與UFO在剛開始時保持距離觀察人類;然後接近人類,大膽的觀察;接下來則是明確意義的第四類接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