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神秘的埃及的金字塔(1 / 1)

當今世界上古代建築何止千萬,但有幾座能像埃及金字塔那樣雄偉、壯觀、名震四海?墨西哥、蘇丹等國亦有金字塔,為什麼惟獨埃及的金字塔聲名顯赫,幾乎世界各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為什麼兩百多年來,世界各國竟有數百種專著介紹金字塔,研究它的熱潮此起彼伏、經久不衰?啊,埃及的金字塔,你的魅力在哪裏?你的奧秘又在何方?

在埃及首都開羅以南約16千米處,尼羅河下遊西岸著名的“死人城”——吉薩和薩卡拉一帶的沙漠裏,至今仍矗立著大大小小90多座錐角形建築物,古埃及文稱之為“庇裏穆斯”(“高”的意思),在古希臘文中意為“角錐體”,它的基座係正方形,四麵呈四個相等的三角形,愈上愈窄,頂部尖立,遠望很像我國漢字中的“金”字,故我國的漢語將之譯為“金字塔”。

迄今,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7座,其中最著名的是開羅西部吉薩高地上的三座,尤其是胡夫大金字塔被古代希臘旅行家尊為世界七大奇跡之首。截至1889年巴黎埃菲爾鐵塔落成前,人類曆史漫長的歲月中,金字塔一直是地球上的最高建築物。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在遊曆埃及時記下了傳世的關於金字塔的最早見聞。相傳,叱吒風雲的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在征服埃及後,曾進入胡夫金字塔裏獨自冥想。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拿破侖在獅身人麵像前留下了千古名言:“士兵們,以往四千年曆史在它後麵瞠目注視著你們!”他號召將士們去為他開拓帝業,但他也蒙受了不實之詞,至今仍被指控為“炮轟了獅身人麵像的鼻子”。

近代埃及的考古學是從1798年法國入侵埃及以後開始建立的。拿破侖的170多名隨軍學者對埃及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社會生活做了廣泛的調查,收集 了大量資料,整理出版了一套題為《埃及誌》的圖書和版畫集 。同時,一位法國軍官在拉希德河入海口發現了拉希德石碑。經法國學者商伯良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被揭開,古埃及燦爛的文明震驚西方,許多歐美學者、冒險家、古董商接踵而來挖掘、盜賣、研究。毫無疑問,在許許多多的古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字塔。100多年來,西方出版的有關金字塔的專著、論文不計其數,新聞報道更是層出不窮。籠罩在金字塔上的迷霧已初步撥開,它的廬山真麵目正在日益顯現。

隨著季節 、早晚、晴雨的不同,金字塔群的景色奇幻多姿,顯得十分雄偉瑰麗。在春雨綿綿的季節,崢嶸峭拔的金字塔群掩映在青紗般的雨霧裏,構成一幅錦繡畫卷 ;到了秋高氣爽的菊月天,江水澄碧,藍天浩瀚,金字塔的塔尖高聳入雲,倒影在碧波蕩漾的江水中,又是另一種迷人的綺麗景色。每天清早,當朝陽初起,晨曦普照時,金字塔便披上了一身絢麗的彩霞,顯得分外妖嬈;到了中午,金字塔就像神采奕奕、儀態端莊的老人,昂頭頂著炙人的非洲烈日,迸發出閃閃金光;夕陽西下,紅霞染映,把金字塔映得紅豔豔,秀麗奇絕;在皓月當空的夜晚,明媚的月光把金字塔映得更加巍峨神秘,塔尖宛若巨人的手,直指天穹,仿佛要把那羞怯的明月攬住。埃及政府為了發展旅遊業,在金字塔旁的獅身人麵像前廣場上,舉辦了“聲與光”節 目,用英、法、德和阿拉伯語,每天輪流演出,運用電光組成不同色彩的光柱,配合埃及古樂的詩朗誦。優美的詩句,回 旋的樂聲,伴隨著變幻多彩的光柱,把遊客引導到古代埃及的曆史長河之中,如同親臨古代環境,令遊客遐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