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林學家們可以在這莽莽蒼蒼的林海中,尋到諸如珙桐一類極為珍貴的古樹木種,可以發現一片又一片的原始次森林,久而久之,你甚至會產生錯覺,說不定還能在這裏與劍齒獸、恐龍之類的原始動物不期而遇。至於“野人”的蹤跡,那已是不勝枚舉了,腳印、皮毛……都輾轉送到了考察隊手上。它太古老了,古老得連樹木都呈現出一種鬆弛,疲憊的神態,厚厚的腐殖土踏上去猶如騰雲駕霧,不知何時會墮下深淵……

大概該責備這片山林,它太像邊境上的叢山峻嶺了,讓人產生錯覺,以為戰事便在近即,神經繃得緊了,不然,何以一扣扳機,就倒下了一排的人……新興的礦山就隱藏在這片古老的山野裏。因為它的擴展主要是在地層底下,地麵上的建築又大都托庇於山穀及森林,幾乎不顯眼。乍一到,就如同上了蠻荒之地,若不深入到辦公樓及家屬區,是難得遇上幾個人的。說它新興,其實也有三十來個年頭了。當年年輕的斟探隊員發現了這個地方,於是便來了一大批人馬,艱苦創業,過了幾年幾乎是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才建起了這個初具規模的新礦山。其發掘的礦產,五花八門,因帶點保密性質,這裏不便多言了,一、兩百年之內它絕不會消亡--所以,如今,就得派重兵保護,切切不可亂套。

從戰場上下來的士兵,是不會把血腥視為畏途的,他們早殺紅了眼。報上接二連三報道實質上是他們的功績,諸如一天之內揍下了幾十架美國飛機,擊沉多少水雷……但調防來到這裏,他們卻一下子調整不了腦子裏長期已形成的戰爭的觀念--事實上,這裏也是一場戰爭,隻不過是一場獨特的,但仍是慘絕人寰的內戰,所以,他們得到的命令是“製止武鬥”,並迫使雙方交出武器,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卻錯了位。是的,他們已經把武鬥的雙方包圍起來了,並使雙方的槍聲平息了下來。他們滿以為被包圍者(不分這派那派)都會乖乖地交出武器,而後撤離武鬥現場。

但是,沉默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雙方都不見動靜--其實,他們都在密謀如何突圍,如何保留、轉移武器,以便“武裝奪取政權”,才不買這些大兵的帳呢--士兵們不是有一條“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麼?終於,幾乎是同一時候,在武鬥現場中的幾部卡車一齊開動,直衝部隊設下的哨口,哨口紅旗一揮,命令他們停下,以便收繳武器,可那卡車上早藏下了幾十條衝鋒槍、步槍及十幾把手槍,怎麼能停呢?到哨口略放慢速度,先哄一下哨兵,待哨兵一讓開,便立即加大油門,“嗖”地衝了出去。

然而,他們錯誤地判斷了形勢。這可不是平日來製止武鬥的地方部隊,而是剛剛從前線調回的野戰軍。戰士們頭腦中臨戰觀念特別地強,這些車輛竟敢衝越哨卡,毋須下命令,早就把槍口一抬,“噠噠噠”地掃射了起來,片刻間,車上人傷了一大片,車胎也炸了,車癱在那……車上僥幸活著的人一個個嚇得魂不附體,隻有司機跳了出來,想罵上幾句,可一見車廂邊湧出了一線鮮血,也打了個寒噤,半晌才說:“動真格的了!這都是革命群眾呀!”

“革命群眾”幾個字一出口,部隊的指戰員才恍然大悟,一下子頭皮發痄了--糟了,這可不是前線,衝過去的也不是敵人……剛換了防,思想還停留在邊境上……於是,趕緊通過軍用電話,調來了一部又一部的救護車。

“革命群眾”們漸漸清醒過來了,圍住他們大吵大鬧:“你們這些劊子手!殺人不眨眼的東西!”“你們鎮壓群眾,決沒好下場!”“血債要用血來償!”戰士們退縮到了一起,有的還習慣地又抬起了槍口,紅著眼:“你們是什麼人?我們要開槍了……”指戰員們趕緊攔住了群眾:“你們別鬧,傷的人立即搶救……戰士們剛從前線下來,都是立了一等功、二等功的,不明情況……”兀地,又響了一槍,“群眾”們頓時驚飛了。

然而,一位戰士卻倒下了,靠心髒處湧出了一股鮮血--他是自己向自己開槍的,剛才,射向汽車的第一梭子彈就是他發出的。他是個榮立一等功的功臣!曾用高射機槍打下了兩架俯衝掃射的侵略者的飛機!不消說,他剛射出的一梭子彈也是很準的!他萬萬沒料到,回國之後遇到的竟是這種--自相殘殺。指戰員抱起了他,大哭著跳上了就近的一部救護車。礦山醫院裏一片緊張的氣氛。槍聲一響,不少醫生,護士便都悄悄地溜了--根據以往的經驗,雙方武鬥,總要死個把人,傷幾個人,數量不大,但嚇死人。於是,便有數百名“哥們”“弟兄”闖進了醫院,抓住醫生、護士,讓他們“搶救”“階級兄弟”。當然,心情可以理解,可待醫生、護士卻橫蠻得很,連死人也得打強心針、輸液,怎麼也說不清,到頭來,沒幾位醫生、護士不挨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