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出版的《不可知的事》一書有一章記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19世紀法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米爾·弗萊倫姆有一天正在屋中書寫書中的一章《風》,他剛剛寫完放下筆,突然刮來一陣風,將他寫完的稿子卷出窗外,他十分惱火,並打算重寫這一章。幾天後,他十分奇怪地收到出版商寄來的稿件《風》的收據。
原來,那陣風把稿紙卷到大街上,正好出版商的公務員在此經過,他隨手將一張張散落的稿紙拾起來,然後帶回出版社,把它交給出版商。
一般的巧合都帶有喜劇色彩,而這個巧合則以悲劇結束。
有這樣一件延續了二百多年的怪事,至今令研究者頭疼。
1644年11月5日,有一艘船從北威爾斯開出的船,當這艘船駛在麥萊爾海峽的時候,突然沉沒了。船上共有81人,僅有一人幸存,他的名字叫“休·威廉斯”。
1785年11月5日,有一艘客輪也是從北威爾斯開出,當它行駛在麥萊爾海峽同一地點時,也不幸沉入海底,船上60位乘客,也僅存活一人,他也叫“休·威廉斯”。
當時,這事還沒引起人們關注,過了75年之後,即1860年,一艘載有25個乘客的船又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沉沒,唯一幸存者的名字,還是叫“休·威廉斯”!讓人大吃一驚。
世界上萬事萬物中,有些事情巧得天設地造,令人難以相信,但事實卻是千真萬確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次戰役中,英軍二等兵史密斯正舉槍向50米外的一個德國士兵瞄準,準備消滅他。誰知德國兵搶先一步,首先向史密斯開了槍。槍響了,史密斯並沒送命,德國士兵的子彈射進了史密斯的步槍槍膛。現在這枝步槍還保存在英國美斯頓博物館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一艘潛艇偷襲英國運輸艦奧立弗·伯朗奇號,該艦被炸得四分五裂。德國的潛艇得意忘形潛出水麵慶賀勝利,正在此時,英艦上一輛被魚雷轟上半空中的三噸重的坦克從天而落,恰恰擊落在潛出水麵的潛艇中間,一下子把潛艇劈為兩半,潛艇上的法西斯分子全部被葬身海底。
1944年,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之前,一個意外的事件震動了英國保安部門。
同年5月下旬的一天,英國最高司令部一位參謀乘火車上班時閑坐無聊,便猜《每日電訊》上的字謎消磨時間。猜出第一個單詞不禁大吃一驚,謎底竟是諾曼底作戰計劃中兩個主要登陸點之一的代號“猶他”!更讓他吃驚的是,第二個字謎的謎底竟是另一個登陸點的代號“奧馬哈”!他接著猜下去,一連串諾曼底登陸計劃中的重要機密陸續出現。其中,有盟軍在西北歐戰略計劃的代號“霸王”;有秘密修建的海港代號“桑樹”;有大舉進攻計劃的代號“尼普頓”……這意外的發現,使盟軍麵臨一場嚴重的危機。
保安部門立即將字謎作者秘密逮捕。在調查中發現,作者隻是一個普通的小學校長。況且字謎是在發表前6個月編成的,而那時盟軍的“尼普頓”計劃尚未製定。很顯然,這次被疑為“重大泄密的事件”不過是一場罕見的巧合。
1914年有位德國婦女到法國斯特拉斯堡市一家照相館為自己年幼的兒子拍一卷膠片,膠卷留在照相館衝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她已不可能重返斯特拉斯堡取回膠卷。她認為沒什麼希望了。可是,兩年之後,她在一百英裏之外的法蘭克福買了一卷膠卷給她新出世的女兒拍了相。當照片衝洗出來後,她驚奇地發現,她女兒的形象重迭在她兒子的形象上。這一巧合簡直令人難於置信。她原先給兒子拍了照的膠卷被賣了出去,最後竟又轉輾賣到了她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