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壓桑枝(1 / 1)

桑條從小壓,

大來嘸辦法。

——浙東民諺

早先,靠奉化那邊,有個叫劉紀昌的風水先生,身邊隻有一子,取名福生。劉紀昌寵兒子寵得出名,凡事百依百順,隻要兒子開口,除非天上月亮,都會給他辦到。兒子拔他胡子,他笑笑;兒子打他巴掌,也不及時教訓。每逢他看地、擇日,人家請他吃酒時,他總要將這寶貝兒子帶去。四五歲的小孩,帶到主人家,倒不在乎,因為他不占桌麵,隻要夾幾筷好菜哄哄他就是。但孩子一歲一歲地大起來,讓他坐在桌外,就要哭鬧。到十二三歲,他便要與客人霸起桌位來了。一而再,再而三,與劉紀昌同桌過的人,便在背後紛紛議論他不識相,一個人占了兩個人的座位。閑話傳到劉紀昌的耳裏,他自己也想:這樣大的兒子常帶在身邊,確實有點難看。從此,他就下決心不再帶兒子同去了。

劉福生長到十六七歲。由於父親一向寵慣,人大膽大,任性使氣,越發無法無天。這天,福生在吃晚飯時,見父親不在家,便問娘道:“媽,爹呢?”母親一時忘記了丈夫的吩咐,脫口說:“他,還不是人家請去喝酒了。”這一說可壞了,劉福生頓時怒火萬丈,罵道:“老東西,隻知道自己快活。好!你這樣對待我,我就殺死你!”說完,他便氣衝衝地拿過父親桌上的一瓶酒,一口氣喝進肚裏,然後拿起廚刀在磨刀石上嚓嚓嚓地磨起來。母親見了,嚇得邊哭邊罵:“活畜生,活畜生,真是前世作孽!”她跑出門去,尋到丈夫,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

天已晚了,劉福生兩眼血紅,見父親還不回來,便摸到父親睡的房間去看。一看,父親原來已經睡在床上。於是他回到廚房,拿了磨快的廚刀,悄悄走近床沿,舉刀向父親頭上狠狠劈去。隨後跑到外麵借月光一看,衣服上沾滿了鮮血。此時,他酒已醒轉,才知道闖下大禍,連夜逃出家門。

那麼劉紀昌有沒有死呢?沒有死。因妻子給他通消息後,兩老商量做個假人來試試兒子。那一攤鮮血是用豬尿泡灌豬血做成的。但自此之後,劉紀昌常常心驚肉跳,沒有心思再操舊業。年紀一大,妻子先他去世,他無依無靠,隻好討飯為生。

光陰似箭,轉眼又過了許多年。這一天,新昌大佛寺當家和尚去山門外散步,忽見一個白發蒼蒼、衣衫破爛的老人坐在那裏。他便走上去問:“老伯,你這麼大年紀討飯,難道沒有後代嗎?”老人歎道:“唉!別提舊事了。兒子不孝,差一點把我殺了。他離家三十多年,至今死活不明!”

當家和尚吃了一驚,仔細看看老人,心頭立刻湧起無限往事,進一步探問因由。老人便把事情的底細告訴了他。當家和尚全明白了,眼前那個身世淒涼的老人不是別人,正是三十年前未被殺死的父親劉紀昌啊!當下他淚水盈眶,也不說明,雙手扶起老人,把老人留在寺內。

老人住了幾天後,覺得白吃飯不好意思,便向當家和尚討活做。當家和尚陪著他四處散散心,走到寺旁一塊桑園地裏,指著桑樹說:“你年歲大了,多多歇著,有力氣時,就壓壓這桑條吧!”

老人很高興,空下來就拿著鋤頭和畚箕,到地裏壓起桑條來。由於樹大枝硬,壓下又彈起,壓下又彈起,壓了幾天,都沒有壓成。這天吃晚飯時,老人對當家和尚說:“這桑園樹大枝硬,壓不牢呢!”

當家和尚深情地說:“是這樣,我是讓你老人家練練筋骨。人老了,血脈活動活動,可以延年益壽。桑條這東西,要從小壓,才能壓出新枝,長成好材。人也一樣,假如你對兒子從小就嚴,後來他就不會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來了。”

老人凝視著當家和尚,歎息道:“我後悔啊!”

當家和尚安慰他說:“過去的事情如霧如煙,讓它從此飄散。以後您老人家就住在這裏,把寺院當做您的家,安安心心在這清靜的佛地養老吧!”

老人聽了心頭一陣熱,禁不住撲簌簌地掉下淚來。

章雲行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