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夏威夷(1 / 2)

在謝赫離開甲午前位麵的這一年半時間裏(1945位麵大半年,時間流速不同),袁俊和上官貝爾的工作卓有成效。他們不但在中海、廣洲這些沿海地區牢牢地紮下了根基,就連北美和歐洲都開設有星河商務銀行控股的公司。各種來自現代位麵的商品迅速征服了這個位麵,公司的生意已經好得不能用日進鬥金來形容了,日進一倉庫黃金還差不多!

公司的雇員和工人也已經達到了近萬人之多,憑借各種掩護,也已經秘密訓練出來了幾千名能熟練排隊並使用槍械的士兵。當然,他們中超過半數都沒有槍,剩下的絕大多數人也是將就使用本位麵獨國進口的武器。但這一情況在1945位麵的武器進口過來之後迅速好轉。憑謝赫現有的實力,和小刀會一樣打下中海毫無問題。

但謝赫並不想倉促起事,也不想和流寇一樣靠裹挾反清。在他看來與其立刻反清,然後在起事之後再打個五六年,把本來就落後的中國打殘。還不如準備三年,然後在一年內解決問題!既然這樣,那麼在甲午前位麵建立幾個後方基地就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了。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跨位麵進口軍火的運輸成本還是偏高。與其把在多個位麵好不容易賺到手的源點都砸到這裏麵,還不如直接在甲午前位麵構建工業基地,完成自產自用。以這個位麵的列強的科技水平,隻要能夠量產一戰程度的武器裝備,別說橫掃蟎清了,對抗洋人都夠了。

中海毫無疑問是一個好地方,但在這裏各方勢力的眼線實在太多,做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方便。所以這裏並不適合大規模生產軍火,隻能作為二號基地使用。那什麼地方最適合呢?謝赫的眼光飄向了地圖上太平洋的中央。

珍珠港毫無疑問是最優良的深水港之一,作為二戰時期米軍最重要的母港,這裏的開發潛力是毋庸置疑的。而夏威夷群島本身不但適合種植甘蔗,具有不錯的經濟價值。更關鍵的是這裏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島嶼群,隻要控製了這裏,就意味著獲得了一半以上太平洋地區的製海權,以後如果跟米國開戰將獲得戰略上的絕對主動權。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的米國還在“光榮孤立”之中,連加勒比海都沒有控製,他們在1898年美西戰爭之後才獲得在美洲的影響力。夏威夷也是在同一時間並入米國的。所以,現在謝赫要奪取夏威夷並沒有太多的阻力,對手僅僅隻是一個當地土著國王和少量日.本移民罷了。

經過這一年半周密的準備,吞並之後夏威夷的條件早已具備。島嶼上麵早就安插好了情報人員,並且還有一個500多人的幫會聽命於公司。從歐洲購買的二手運輸艦也不缺。就連後續開發的工作也做了不少,從斯柯達和克虜伯招攬的生產槍械和火炮的熟練工人都已經到了中海。就等1945位麵運來的這批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