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綠光(10)(3 / 3)

“那我們就一直等下去。不論多久。”

“你說得對,”麥爾維爾兄弟說,“隻要海倫娜不命令我們離開。”

“沒錯。”坎貝爾小姐說,“為什麼不等下去呢,我覺得這裏很美,牧場像一塊軟綿綿的綠毯,在這個天然別墅中生活,肯定會很舒服,既使洶猛的狂風襲擊到斯塔福島上的礁石時,也不會有什麼妨礙!”

“我想狂風也許並不慈祥。”西布舅舅說。

“的確很可怕。”奧利弗·辛克萊說,“外海的風都能吹到斯塔福島。在大西洋這片海域裏,壞天氣要持續長達幾個月之久。”

“難道就沒有一個可以躲藏的地方嗎?”坎貝爾小姐問。

“當然有,在東邊海岸,也就是我們拋錨的地方。”

“很好,那麼夏天我們就在這小島住上兩三個月,難道不應該嗎?”坎貝爾小姐說,“如果這個小島可以出售的話,舅舅們,您們真該買下來。”

麥爾維爾兄弟對外甥女的任何要求都不會拒絕,他們已經把手伸進口袋裏,好像要掏錢付賬一樣。

“這小島歸誰所有?”西布問。

“麥克多納爾家族,”奧利弗回答道,“年租金十二鎊,但我想無論出多高的價,他們也不會賣掉它的。”

“這太遺憾了!”坎貝爾小姐失望地說。

大家邊聊邊走過凹突不平的地表,來到綠茵茵的牧場,幾匹稀有的馬和幾隻黑白花的奶牛自在地啃食著牧草,熔岩的噴湧在各處留下薄薄的腐殖土層。

欣賞完陸地上的美景,大家開始關注天空。

很明顯,那天晚上,濃霧籠罩著整個天空。快六點時,幾片淡紅色的雲彩彌漫了西方,預示著空氣變得渾濁不堪。

於是,大家在落日的最後一絲光線消失後便又回到了船上。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七日,大家決定去看看小島底層的岩洞。

遊艇把他們帶到柯蘭歇爾岩洞。奧利弗·辛克萊告訴廚師準備午飯後,便與同伴們一起走進了這個岩洞。

柯蘭歇爾岩洞高三十英寸左右,寬十五英寸,深一百英寸;開口偏東,是為了躲過惡劣的風。颶風猛烈地襲擊其他岩穴時,也絕不會光臨它的門。曲線布置精美的花崗岩,顯現出人類巧奪天工的一麵,讓人讚歎不已。

奧利弗·辛克萊拿出他的寫生畫夾,記錄下了這美麗的景象。

吃過午飯,約翰·奧爾德科船長又把遊客們帶到了“輪船”岩洞如此命名是因為大海占據了整個岩洞內部,人要去參觀,腳就不能保持幹爽不濕。

在遊艇到達深深的岩洞出口前時,剛剛載著奧班的遊客的汽船拋錨,幸運的是,這兩個小時的逗留,一點也沒給坎貝爾小姐和同伴們帶來不便。因為遊客們的觀光地點隻限於芬格爾岩洞和斯塔福島的地表,而此時坎貝爾小姐他們正在“輪船”岩洞裏。

當坎貝爾小姐和同伴們走出那長長的隧道時,它好像是一種沒出口的隧道,隧道似乎在玄武岩上鑿出來的。此時,斯塔福島上的岩石又恢複了寧靜,孤零零地聳立在大西洋的岸邊。

大家列舉了地球上許多地方的一些著名岩洞,尤其是在火山活動地區,它們的成因有所不同,有火成的,也有水成的。

這些岩洞中,有些是被流水一點點地衝擊,磨損而使它們變成寬寬的洞穴。

有些是由於花崗岩或玄武岩壁的脫落而成,而這是由火成岩石的冷卻所引起的。火成岩石為它們的構造提供了變化急劇的特性,相反,水成岩洞正缺少這個特點。

而坎貝爾小姐他們第二天將要參觀的著名芬格岩洞則屬於那種曾在地質演化史上的烈火中沸騰過的岩洞。

芬格岩洞

第二天,九月八日上午,約翰·奧爾德科船長從遊艇的晴雨表上得知天氣將有大的改變,於是他走下小船想去看清天與海到底是處在怎樣的狀況下。

天空中幾片形狀不清的雲,幾絲尚未成雲的蒸氣的襤褸,快速地滑了過來,風力在不斷加強,起伏的海麵泛起片片白浪,這一切都預示著暴風雨即將來臨。

船長決定趁航道還沒變得難以通行之前盡早啟航。他憂心忡忡地回到船上,把消息告知了遊客們,並提出如果再晚幾個小時,斯塔福和馬爾島之間的大海可能會波濤萬丈,那樣,他們將無法躲過災難。

“難道就再也找不到可以躲藏的地方了嗎?”坎貝爾小姐問道。

“有,在斯塔福島的後麵,最好是在阿基納格雷港,在那克洛瑞達對外海的狂風絲毫不用擔心。”船長回答道。

“可是我不想放棄斯塔福這麼美的天空。”坎貝爾小姐喊道。

“我想呆在柯蘭歇爾的停泊處會很危險的。”船長說。

“如果必須得走的話,那就走吧!親愛的海倫娜。”薩姆說。

“是啊,要是必需得這樣!”西布跟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