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飛行器除了可以大大增強飛機的機動性外,還大大減少了傳統飛機的操縱麵,通過機翼外形的調整,就可以替代操縱麵的作用。
這種飛行器最關鍵的技術是要使機翼在飛行中能陝速地改變外形,變體過程必須在—分鍾之內。
在已經提出的方案中,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新—代航空技術公司已經在進行飛行試驗的方案最為引人注目。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出的是一種機翼在飛行中可折疊的設計。在這個設計中,飛機低速飛行時,機翼展開像一架大展弦比的飛機;飛機高速飛行時,機翼就可以對著機身折疊,像—架高速的三角翼飛機。
新—代航空技術公司的研究是—種“柔性蒙皮”變形機翼,機翼可以在飛行中變長、變大,改變機翼的麵積和平麵外形,使飛機的I生能達到最優。
新一代航空技術公司已經製造了兩架無人機,采用鉸接結構和柔性蒙皮能使機翼麵積改變40%、翼展改變73%、展弦比改變177%,而且機翼麵積和後掠角可以分別改變,以獲得不同飛行時段的最優構型。
在多次飛行變形試驗中,無人機在保持姿態與航向以及轉彎過程中進行各種機翼變形。從一種構型變形為另一種構型僅需10秒鍾。
袖珍微型武器武器專家預計,隨著納米技術的飛躍發展,5年內第一批由微型武器組成的“微型軍”將誕生並服役,10年內可望大規模部署,屆時未來戰爭將可能由數不清的、具有各種功能的袖珍武器稱雄天下。
“間諜草”是一種看似像小草的微型探測器,其內裝有敏感的超微電子偵察儀器、照相機和感應器,可偵測出百米以外的坦克、車輛等出動時產生的震動和聲音,能自動定位、定向和進行移動,繞過各種障礙物。
正在研製的如蒼蠅般大小的微型飛行器既可由飛機、火炮和步兵武器投放,也可由人工放置在敵人信息係統和武器係統附近,大批機器“蒼蠅”可在某地區形成高效偵察監視網,大大提高戰場信息獲取量,如再在它上麵裝上某種極小的彈頭,“蒼蠅”會變成“蜇人的馬蜂”。
例如德國已製造出一架隻有黃蜂大小的直升機,重量不到0.5克,其發動機隻有削尖了的鉛筆尖大,但轉速可達每分鍾10萬次。這種微型間諜飛行器能夠在建築物中飛行,探測是否有“敵隋”,也可能停留在正在開會的窗戶玻璃上,把會議的發言和照片發送給操作人員。
這些微型攻擊機器人形狀各異、大小不等,大的像鞋盒,小的則如硬幣,可執行排雷、攻擊破壞敵方電子係統和搜索情報信息等任務。例如一種外形很像螞蟻的機器人通過聲波控製,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鑽進敵方武器裝備中長期潛伏下來,組合成了一支“微型軍團”,具有驚人的破壞力。
正在研製的納米衛星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可用一枚小型運載火箭發射千百顆,按不同軌道組成衛星網,即可監視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使戰場更加透明。由於納米武器裝備所用材料少,成本極其低廉,納米級戰爭將不僅成為全新樣式的戰爭,而目還是十足的低消耗戰爭。
無孔不入的昆蟲部隊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中央情報局就把一種安裝在矽片上的小如針頭的微型集成電路做成超微型的竊聽裝置粘在蒼蠅背上,可以監聽到20米以內的對話,並能將對話傳送到約1600米外的接收站。
蜻蜓、飛蛾、蝴蝶也是美國空軍“飛行間諜”搜羅的對象,利用電子遙控或全球定位係統,可以在100米外把這些“飛行間諜”送到離具體目標5米以內的地方,並讓它們無限期停留在那裏,利用攜帶的超微型發射器連續不斷地向國防部發回信息。
現在美國軍方還在開發一係列“電子昆蟲”。具體設想是,還在昆蟲處於“幼蛹”的時期,就把微型控製器裝置植入昆蟲體內,隨著昆蟲器官的生長而逐步融為—體。當昆蟲長大成熟後,操縱人員就可以通過操縱微控製器,使這些裝有衛星攝像頭或各種傳感器的“電子昆蟲”,進入人類無法進入或對人類有害的地區,執行各種軍事任務。在布滿陷阱的危險地帶來去自如,悄無聲息地深入敵方藏匿處,將眼前的畫麵傳到士兵手中的電腦上。
甲蟲將是美軍“電子昆蟲”的首選對象。因為甲蟲耐蝕耐曬,生命存活力和適應力極強,體積很小不易被敵方發現和捕捉,更為重要的是,甲蟲對溫度變化特別敏感,某些甲蟲能敏銳地感覺到50千米以外的森林火災,從而早早逃之天天,因而在偵察敵軍火炮的作用時可能超過無人偵察機。
美軍還企圖利用蟑螂“無縫不入”的特點,進入重要恐怖分子頭目藏身地進行全方位偵察、探測。同時,蟑螂的逃竄速度快、嗅覺能力強,很難被發現和捕捉,還可利用它們深入恐怖分子的餐桌宴席傳播病毒。
美空軍也正在研究如何使昆蟲潛入水下,開發水下昆蟲探測器,用以探測敵人的潛艇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