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上有些什麼風暴?
風暴是大氣中出現的強烈的天氣現象。由於不同地區的風暴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風暴需要采用不同的名稱進行區別。
發生在海洋上的風暴根據地理緯度可以分為熱帶風暴、中緯度風暴和極地風暴;還可以根據水平範圍大小分為天氣尺度風暴和中尺度風暴;根據不同的大洋分為台風、颶風和熱帶風暴。其中,中緯度風暴主要有海上爆發性氣旋,極地風暴主要有極地低壓。太平洋上的熱帶風暴根據風力大小可以分為台風、強熱帶風暴和熱帶風暴。中尺度的風暴主要有颮線、海上龍卷等。
忽必烈征伐日本怎麼失敗的?
我國曆史上的元朝,蒙古大軍雖然曾征服了俄羅斯和歐洲。但是,所向披靡的蒙古大軍幾次征伐日本,卻都遭到了慘敗,你知道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據曆史記載,1274年,忽必烈派遣元帥忻都和副元帥洪茶丘帶領2.5萬人馬,於11月份乘900餘艘戰船,從朝鮮出發東征日本,11月19日在日本九州佐賀博多灣及福岡強行登陸。不料,天有不測風雲,蒙古大軍夜間遇到來自亞洲大陸寒潮挾帶的狂風暴雨的襲擊,幾百艘戰船被海浪吞沒,1萬多名蒙古官兵葬身魚腹。1275年夏天,蒙古大軍又對日本進行遠征。這次雖然他們避開了寒潮季節,但是卻又遇到了更加可怕的海洋風暴——台風的襲擊,致使15萬大軍僅生還3人。
因此,在曆史上,從客觀方麵說,忽必烈大軍征伐日本的失敗,主要原因是由於缺乏海洋氣象知識,海洋風暴“偏向”了日本一邊。
抗元名將張世傑最終敗於誰手?
張世傑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名將。當蒙古戰車碾過中原大地,對南宋進行最後一戰之時,張世傑是統帥宋軍進行戰鬥的主要將領之一。
1279年2月6日,元朝的水軍艦隊分四路圍攻南宋的海上堡壘壓山(今廣東新會縣南)。雙方展開激烈的戰鬥,戰鬥持續至中午勝負未分。下午,元軍雖突破南宋的堡壘,宋軍仍頑強抵抗。不料,黃昏時天氣驟變。海上大風呼嘯,雷聲隆隆,海霧茫茫。守衛的宋軍疲憊不堪,在無力突圍,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宋將陸秀夫背著南宋帝昺投海,宋軍崩潰。張世傑率10餘艦隻突圍,誓與元軍周旋到底。但不幸遇到颶風,船毀人亡,英雄魂歸碧波,南宋王朝從此徹底滅亡。
颶風怎樣幫助戚繼光消滅倭寇?
戚繼光是我國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在抗擊外來侵略的戰鬥中,還有一段天助戚繼光消滅倭寇的故事呢。那是在1561年5月17日,戚繼光接到報告,有2000名倭寇乘18艘戰船在浙江溫嶺縣以南登陸,戚繼光立即調集水陸兩軍分三路進剿倭寇。這一仗,戚家軍出奇兵焚毀了倭寇的戰船,使倭寇一片混亂。麵對戚繼光的大軍,倭寇驚恐萬狀,紛紛投海泅逃。哪知此時海上的颶風又斷了敵人的後路,海上波浪滔天,泅海的敵人無一幸免,全部葬身魚腹。少數沒有下海,仍在海灘上負隅頑抗的敵人也全被殲滅。戚家軍在天助颶風的氣象條件下,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
“二戰”中什麼天災重創了美國海軍?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擊毀美軍飛機260架,炸沉軍艦8艘,斃傷美軍4575人,使美國海軍遭受了一次滅頂之災。無獨有偶,美國海軍的第三艦隊在1944年幾乎又遭受一次滅頂之災。這次襲擊美國海軍的是誰呢?是太平洋上的台風。1944年12月17日到18日,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在菲律賓以東海域遭遇台風,風暴中心附近的風速超過每秒60米。3艘驅逐艦在狂風暴雨中沉沒,146架飛機被毀,20多艘艦艇遭到嚴重破壞,死亡人數超過了800人。這可以說是美國海軍在遭到日本人襲擊的“人禍”之後,遭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天災”。
氣旋是什麼?
氣旋是發生在大氣中的一種旋轉運動。其實,大氣中的旋轉和渦旋運動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流動環繞著中心進行。秋天的田野上,常常出現小的旋風,篝火晚會上,空氣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渦旋將雜物卷得到處都是。大氣科學中的氣旋則是特定的一種天氣係統,它的水平範圍在幾百千米到幾千千米。在同一高度上,它的中心氣壓低於四周的氣壓。根據出現緯度的不同,氣旋還可以分為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
什麼叫台風?
提到台風,無論是漁民還是海上航運者都會聞之色變。因為即便是萬噸巨輪遇到台風也是避之惟恐不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台風的巨大威力麵前,人的力量顯得太渺小了。
那麼,台風就是風速非常大的風嗎?嚴格地說,台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1989年以前,我國對熱帶氣旋的劃分標準是:
台風:最大風速17.2米/秒~32.6米/秒(風力8級~11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