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兔又稱海蛞蝓,屬裸腮類。我國的海兔已定名的有21種。日本人稱它“雨虎”。海兔是一種海洋腹足類動物,屬於軟體動物,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腹足動物有很多種,它們的足部都非常發達。
海兔和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兔子很像,但它的個體很小。一般海兔的體長隻有10厘米,體重130克左右。可沒有人見過這樣小的兔子!海兔沒有皮毛,不是哺乳動物。它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類動物。大多數的腹足類動物都有一個螺旋形的外殼,像我們熟悉的蝸牛就是腹足動物。但海兔卻沒有背著一個貝殼生活,它的貝殼已經退化成了一層透明的角質層。這層角質層從外麵根本看不出來,因為角質層的大部都埋在外套膜內。
海兔的體形是卵圓形的,運動時身體還可以變形。和蝸牛一樣,海兔也有觸角而且是兩對。不過海兔的觸角可比蝸牛的明顯多,像一對兔子的耳朵似的。這兩對觸角有明確地分工,比較短的前麵一對,是用來專管觸覺的;較長的後一對,是專門負責嗅覺的。在海底爬行時,海兔後麵觸角分開像個漢字的“八”字,向斜前方伸著,嗅四周的氣味。而休息時這對觸角便立刻並攏,筆直向上的豎著,可真像我們熟悉的小白兔的兩隻耳朵呢!也真是因為如此,很早的時候羅馬人就把這種動物稱為海兔。後來,被人們公認,海兔便因此而得名。
海兔
海兔一般都生活在淺海裏,它特喜歡在清澈流動、海藻叢生的海灣裏活動。它們以大型海藻為食,有時候也有吃小型無脊椎動物。海兔吃東西的方法也很有趣,它們是用自己的舌頭(海兔的舌頭又叫齒舌)刮著吃。可別以為生活在海裏就都會遊泳啊,有的海兔能遊泳,有的就不能。
色彩斑斕的海兔
在自然界弱肉強食的世界裏,身體柔軟沒有鐵齒鋼牙的海兔是很容易被吃掉。那麼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呢?原來海兔吃了某種顏色的海藻後,身體的顏色會變得和這種海藻的顏色一樣。如有一種海兔,它們小時候喜歡吃紅藻,身體會變成漂亮的玫瑰色。而這些海兔長大後,不再喜歡吃紅藻,而是去吃海帶,身體也就會從玫瑰色變成了與海帶顏色相同的褐色。有的海兔吃了墨角藻,身體就變成墨角藻的顏色——棕綠色。海兔隨食物變化,而保持與周圍環境的顏色接近的本領,也就成了它的自我保護的一種形式。雖然它不能像變色龍那樣隨環境改變自己的體色,但他依靠食物改變體色也算得上是“變色”了。海兔除了有保護色的保護外,還有獨特的防身武器呢。那就是它體內的兩種特殊腺體:一種腺體在外套膜邊緣的下麵,叫“紫色腺”。如果“敵人”觸到它外套膜的邊緣,大量的紫色液體就會從紫色腺排出來。四周的海水很快被染紫了,海兔就乘機逃之夭夭了。這又和烏賊吐墨逃生的方式相似。
身體柔軟的海兔
而另外一種腺體叫“蛋白腺”,不過這種腺體的分泌物可不僅僅是給海水染上顏色。這種腺體的分泌物含毒性。當海兔受到外界刺激時,蛋白腺內分泌出帶酸性的乳狀汁液,這種汁液的氣味很難聞。“敵人”會被這種氣味熏跑。如果一旦接觸到這種汁液會中毒而受傷,甚至死去。看小海兔雖然表麵上很柔弱,但自己的保護措施可不少吧!
海兔的種類繁多,常見的有“黑指紋海兔”、“藍斑背肛海兔”、“斑似海兔”。海兔的腹足很寬,足的後側向背部延伸,足葉兩側發達。平時,海兔在海灘或水下爬行靠的就是它的腹足,它還可以借助足的運動作短距離的遊泳呢。
漂亮的小海兔
海兔一般在珊瑚礁上生活,它的體長一般都超過20厘米。別以為海兔都是小不點,有些種類的海兔體重甚至可以超過2千克。海兔的體色隨食物而改變,身體像蝸牛一樣柔軟,而且軟體部分肥厚而扁平。頭部很發達,眼睛長在嗅角的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