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後,秦良玉的丈夫馬千乘遭人陷害,冤死於獄中。此時變成孤兒寡母的秦良玉並沒有因此生出反叛之心,她含淚忍痛把丈夫收殮後,毅然代替丈夫擔任石柱土司,忠於職守。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而且頻頻向明朝發起進攻。當時,明朝軍隊老弱病殘,如何抵擋得住女真的鐵騎,於是不斷慘敗。
聽聞戰爭的秦良玉,急派其兄秦邦屏與其弟秦民屏率數千精兵先行,她在後方籌馬集糧,保障後勤供應。經過“白杆軍”與八旗軍的一番較量和廝殺,寡不敵眾的兩千多“白杆軍”壯烈犧牲,而秦良玉的兄長也身葬沙場。
聞之噩耗的秦良玉並沒有退縮,而是盡自己的力量,趕製了一千多件冬衣,配送給遠在遼地的石柱兵,然後自己又親率精兵前往山海關,有利地扼住了滿洲兵入關的咽喉。
正是有了秦良玉等人的英勇作戰,八旗軍才無法進一步踏入明朝的土地,悻悻而回。
京城之圍解了以後,崇禎帝對秦良玉大加讚歎,特意在今北京平台召見秦良玉,優詔褒美,更賞賜大量的彩幣羊酒,還親自為其賦詩以彰其功,其中一首這樣寫道:“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裏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秦良玉的一生就很好地做到了莊子所言的這些,她為國盡忠,卻又不愛慕虛榮,隻是理所當然地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和該做的事情。
麵對嘉賞榮譽,她很淡然,麵對深愛的丈夫冤死獄中,她強忍悲痛坦然處之,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安之若命的女人,創造了一段非凡的曆史。
看清自己的價值,方能發揮最大價值
廟裏有兩個和尚,一個是老方丈,每天都在讀書念經;一個是小和尚,每天都在砍柴挑水。
小和尚天資聰穎,很有慧心,唯獨耐不住寂寞。有一天,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跑去找方丈:“師父,我想下山……”
方丈看了看小和尚,一言不發,回到房間裏取了一塊石頭出來:“你今天把這塊石頭拿到山下的市集上去賣。但是記住一點:無論別人出多少錢都不要賣!”
小和尚想不通:師父居然要我去賣一塊石頭,而且說有人買還不賣?可是,沒有辦法,小和尚隻好硬著頭皮拿著石頭趕往市集。
在市集裏,從清晨到下午,沒有一個人來瞧這塊石頭。快日落的時候,有個書生走了過來,看了看石頭,問小和尚:“你這石頭賣嗎?”
小和尚說:“是啊!”
“這樣吧,我出五文錢買你這塊石頭。因為它的樣子很別致,我可以拿回去做個鎮紙用。”
小和尚想:一塊石頭居然能賣五文錢!但轉念一想,方丈不準他賣啊!於是隻好說:“不賣!不賣!”
書生急了:“我再加五文錢,如何?”
“不賣!”
書生沒有辦法,隻好搖搖頭,走了。
傍晚的時候,小和尚帶著石頭回到山上。
方丈問:“怎麼樣?可有人買?”
小和尚遺憾地說:“今天竟然有個書生願意出十文錢買這塊石頭。但您說不讓我賣,我隻好沒賣!”
方丈笑著問:“你明白了嗎?”
小和尚奇怪地回答:“明白什麼啊?”
方丈笑了笑,什麼也沒說,拿著石頭就走了。
小和尚沒有辦法,隻好繼續砍柴。
又過了一個月,小和尚耐不住寂寞了,又來找方丈:“方丈,我不想砍柴,我要下山!”方丈看了看小和尚,回到房間裏又取出那塊石頭,說:“這次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山下的米鋪老板那去賣,但是,還要記住:無論他出多少錢都不要賣!”
小和尚仍然想不通,但是無可奈何,隻好帶著石頭下山了。
小和尚來到米鋪,說明來意,老板拿著那塊石頭端詳了半天,說:“這樣吧!我出五百兩銀子買你這塊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