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1)

十月的帝都,天高雲闊。通往圖書館的路上,擺滿了宣傳條幅和歡迎標語,一年一度的社團納新又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動漫社的妹子,穿著迷人的cosplay裝扮在路口分發著傳單,發出陣陣銀鈴般的笑聲;挨著便是跆拳道社壘起的道具牆,紮著高馬尾、麵容清秀的學妹在演練新學的招式;還有學生會的新一屆的帥哥在一群新生崇拜的眼光中正演講到高潮;還有那路邊的白楊樹,也在這高秋的陽光裏,一陣風吹過歡快地拍打著樹葉,不安份地湊著熱鬧。

安然穿過這條熱鬧的必經之道,心無旁騖的快步走進圖書館。今年大四的她,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備戰考研。縱然一切對她來說,盡在掌握中,還是不免有些擔心。不過,正是這份勤奮帶來的自信,讓她走路的腳步格外輕快,甚至都覺得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可愛。

今日的功課已完成的七七八八,安然來到圖書館並不著直奔座位坐下來學習。她便來到6層的人文社科藏書區,想隨手翻翻自己荒廢已久的文學領域。安然自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爺爺一生戎馬,老來受銜大校。奶奶原是地主家小姐,因出身不好,一生甚是坎坷、受盡波折,唯一不改的便是身上那些書香氣質。安然小時候,爺爺為討好奶奶,給奶奶辟了一處小院作書房。屋前養花種草,屋後桂柳環繞,屋裏更是擺滿了窮盡爺爺畢生為奶奶搜羅的詩書詞畫。這一處書房是安然小時候的天堂,她在房前挖過洞,房後掏過鳥,還在奶奶的紫檀書架邊捉過啃書的老鼠。翻翻這人文社科類的叢書,安然不由得想起奶奶的書房。安然在四五歲時,便被奶奶教著“人之初,性本善”。初初入學就會背千字文、弟子規。將將能將一篇《大學》認全時,便自己學著做了一首打油詩:

春夏秋冬四季天,

讀書少年莫貪玩;

花開猶有花落時,

人老何時轉少年。

此句一出,惹得奶奶拍手誇了很多天,逢人就說家裏出了個小才女。想到這裏,安然嘴角不由一樂,心想“奶奶啊,你怎不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道理?孫女如今除了生了一張與你一般無二的臉之外,可未有你當年半點風範。”

思及此處,悲從中來。爺爺一年前得了肺癌。醫生說爺爺上過戰場,挨過生化武器,老來身體不比常人,癌細胞擴散的很厲害。隻三個月便匆匆去了。兩個月前,奶奶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打理完她最愛的百合花後,便躺在書房的長椅上再也沒有醒來。安然想爺爺奶奶的時候,也便隻能來這人文社科書架前,翻翻四書五經、唐詩宋詞,聊慰苦相思。

指尖劃過一本《白居易選集》。她想起奶奶曾說過,這位翰林學士、江州司馬、杭州刺史,曆盡滄滄官場終入佛家輪回。窮達之間,獨善其身、兼濟天下,最終彙成一股佛家的慈悲心腸。安然隨手翻了一遍《偶作寄朗之》便看了幾眼。忽然幾個字映入眼簾,安然身軀不由一顫,隻見那本選集“啪嗒”一聲掉在圖書館光滑的地磚上。隻見那幾個字便是: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是的,這是她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書房裏掛著一副新裱上去,奶奶蒼勁有力的字,便是“人老多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