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課堂。
“年、月、日”課堂教學實錄與評析。
簡介1998年4月,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新世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觀摩會,有來自全國各地包括香港、澳門近5000人參加。作者在這次觀摩會了作了題為“新世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特征”的學術報告,並上了一堂示範課。這堂課體現了新世紀的時代氣息,引進很大反響。其後,作者又在浙江紹興、福建南安上了同樣內容的課,都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時間單位“年、月、日”的基礎知識。
2。通過自學課本、觀察討論、遊戲活動,培養學生的嚐試能力、觀察思考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分小組學習,比一比,看哪組學得好。你們有組長嗎?(生:沒有)那麼每組推選一名組長。
評析:注意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
師:你們喜歡猜謎嗎?(生:喜歡!)好,現在我們開始猜謎比賽。(投影機出示)
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打一日用品)
謎底是什麼?要說出道理。
(學生興趣盎然,立即開始組內討論,很快說出了謎底和道理。教師表揚)
評析:由猜謎引入,迅速激起學生的興趣
師(出示準備好的日曆,板書課題):從日曆上可以看到年、月、日。年、月、日都是時間單位。以前我們學過時間單位嗎?(生:學過時、分、秒)好,哪組說說,今天我們要學什麼?
生:要學年、月、日的知識。
師:不錯,能再具體點嗎?
生:以前我們學過多少秒等於1分,多少分等於1小時,今天我們也要學年、月、日的進率。
評析: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妙在讓學生自己悟出。
二、嚐試自學
師:現在想一想,你們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識?先小組討論,再推出代表發言。
(小組討論,再舉手回答)
生:一年有12個月,小月30天,大月31天,一天有24小時。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生: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生:一年有7個大月,4個小月,二月是特別的月。
生:年分為閏年和平年。
生:地球轉一圈就是一日。
生:每4年裏有1個閏年、3年平年。
評析:這一設計別開生麵,十分合理。布魯姆說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這樣安排既了解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已經知道的,教師就不必再講,這是一個簡單的真理,卻常常被我們忽略。
師:嗬!你們知道這麼多年、月、日的知識,真聰明!現在大家看看書,看書上還有什麼剛才沒有講到的;另外對書上說的有什麼意見,看哪組能提出意見來。先在小組裏說一說。
(學生看書、討論,然後舉手發言)
生: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那年一般是閏年;
生:但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生:我們居住的地球總是繞太陽旋轉的,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
生:平年定為365天,這樣每過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來。把這一天加在二月裏,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閏年。
生:如果不知道哪個月是大月、小月,可以數拳頭。
生:12月又叫臘月(農曆)。
評析: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後,教師仍不講解,而讓學生看書自學。這裏貫徹了一條原則:凡學生自己能弄懂的,盡量讓他們自己弄懂。這是體現主動性的一個重要原則。在安排看書時,鼓勵學生對書本提出疑問,更進一步體現了自主性。這裏充分顯示了教師先進的教育思想和高水平的教學藝術。
師:大家學得真好!不要老師講,就都學會了。下麵再說說,你們對書上說的有什麼疑問、有什麼意見嗎?
生:書上的年曆是1993的,但今年是1998年,太落後了。
師:為什麼會這樣呢?
生:可能這本書是1993年出的,過了這麼久,應該把年曆換一換。
師:好,我們把這條意見反映給寫書的老師。(表揚這位同學)
生:為什麼一年是12個月,不能有13個月呢?
師:對呀,為什麼一定要是12個月呢?
生:12個月可以分成四份,一年四季,每季3個月。
生:16個月也好分呀,每季延長一個月就行了。
師:這與月亮繞地球一圈的時間有關。月球繞地球一周時間是29天多一點,一年定12個月,每月的天數最接近這個時間。
三、大月、小月的認識
師:難的是記住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
生(齊):不難!
師:不難?好,誰來說說?
生:1、3、5、7、8、10、12是大月,4、6、9、11是小月。2月是特殊的月份。
師:大月的排列有什麼規律?
生:用拳頭數,凸起的地方是大月。
師:太麻煩,不好。
生:有一首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師:這是用歌訣來背誦,還不是規律。
生:1、3、5、7都是單數,8、10、12都是雙數。
師:好!你叫什麼名字?你真是個數學家!我們可以編個歌訣:7月前麵是單數,8月後麵是雙數。
評析:師生討論,氣氛熱烈,激勵、引導,步步深入。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一、二、五組當大月,三、四、六組當小月,我報一個月份數,月份數是大月的,一、二、五組站起來;是小月的,三、四、六組站起來。
(師生遊戲)
師:再做個遊戲。生日在大月的站起來;生日在小月的站起來,生日在2月的有嗎?
評析:既是遊戲,又是鞏固練習。一張一馳活躍氣氛。
四、平年、閏年的認識
師:大月、小月我們學好了,但是平年、閏年更難了。
生(齊):不怕!
師:也不怕!有信心,好!找找規律看。(投影機出示)
1981年 365天 1989年 365天
1982年 365天 1990年 365天
1983年 365天 1991年 365天
1984年 366天 1992年 366天
1985年 365天 1993年 365天 (學生觀察、討論,然後舉手回答)
生:每四年的最後一年是閏年。
生:用年份數除以4,能整除的是閏年;如果是整百數,能被400整除的是閏年。
師:能不能夠一眼看出來?
生:雙數的是閏年。
師:對不對?
生:不對,1982年是平年。
生:隻需要看雙數的,再看後兩位能不能被4整除。
師:好!你也是一位數學家!整百數又怎麼看呢?
生:隻要看頭兩位能不能被4整除。
師:好極了!你們都是數學家!
評析:又一次師生的精采討論,“數學家”越來越多了。
師:下麵比賽找閏年,我報年份你們答。(略)
黑板上有許多年份數,把其中的閏年挑出來。(略)
評析:又一次鞏固練習,采用搶答和競賽形式,氣氛熱烈。
師:今天有香港、澳門的專家、老師參加大會,我再提兩個問題:香港回歸是哪年、哪月、哪日?澳門呢?
五、課堂遊戲
師:最後我們做個遊戲。我發現大人物的生日都與“9”有關,信不信?
生:不信!
師:不信?我舉個例子給你們看。3月5日是周總理誕生100周年紀念日,他的生日是哪一年:(1898年)對。看我計算:
538981
-189835
————————
349146
3+4+9+1+4+6=27 2+7=9
是不是得出“9”了?
再找一個同學的生日看看。說說你的生日(1989年4月2日)。好,我們來算算:
249891
-198942
————————
50949
5+0+9+4+9=27 2+7=9
嗯,看來你也是個大人物。信不信?還是不信?!對了,這是邱老師玩的遊戲。其實算命都是騙人的鬼話。每個人的生日都會得出“9”,你們可以自己算一算。道理是什麼?你們到中學再多學一些數學就會明白的。有興趣的同學,現在也可找課外書看看,而且是任意幾位數,倒過來相減的差,都會得出“9”。
好了,今天大家學得很好。下課!
評析:遊戲是最能吸引兒童的。以遊戲結束,課雖上完了,同學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更強烈了。
總評:
這節課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上得活。整堂課學生興趣盎然,情緒高漲。所以能上得這樣的活,是因為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采用分組教學;盡量讓學生通過看書、討論來自己學習;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充分地、巧妙地利用激勵、表揚的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這節課的另一個特點是教學內容有一定深度。年、月、日這節課由於內容的特點,很容易上成單純的記憶課。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找出了大月和閏年在數學上的特點,並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它。末尾又巧妙地運用數學遊戲,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圓的麵積計算》課堂實錄及評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初步掌握計算圓的麵積公式。
2、使學生懂得圓麵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並初步體會轉化和無限的數學思想方法。
3、使學生能利用圓麵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確定目標
師:前麵我們認識了圓,學習了園的周長,今天學習“圓的麵積”。(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師:看到這個課題後,你們會想到什麼?這堂課要解決什麼問題呀?
生:這堂課我們要學習園的麵積是怎樣求出來的。
生:學習圓的麵積公式。
師:你們知道園的麵積公式後,你們還想到什麼問題?
生:圓的麵積公式根據什麼推導出來的。
師:對!剛才這幾位同學跟老師想的一樣。這堂課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這是嚐試題,出示小黑板上的板書,學生齊讀。)
1、計算圓的麵積公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