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媽媽育兒經01(1 / 3)

前言

為何法國媽媽更勝一籌?

為什麼法國孩子不亂扔食物?為什麼法國父母從不訓斥孩子?那圍繞在法國家庭的不可見的文明力量究竟是什麼?我確信,法式育兒的秘密就隱藏在日常生活中,隻是從未有人追尋過。

在女兒18個月大的時候,我和丈夫決定帶她度個夏日小假。我們選擇了一座曾經居住過的海邊小城(我是美國人,丈夫是英國人),從巴黎乘火車到那兒不過幾個小時。我們預訂的酒店房間裏還有一個嬰兒床。因為當時隻有小豆豆這一個孩子,所以我們想:帶孩子旅行有什麼難的!

早餐我們可以在酒店解決,但是中餐和晚餐就要到附近老港口的一家海鮮餐廳解決了。我們很快發現,帶一個初學走路的嬰兒每天在餐廳用餐兩次,簡直令人抓狂。起先,小豆豆對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放過任何一片麵包,或者油炸食品。沒過幾分鍾,她開始把鹽罐裏的鹽撒出來,並把小糖袋撕開。接著,她要求從嬰兒座椅上下來,好在餐廳裏亂晃,甚至好幾次衝向碼頭,嚇得我們一身冷汗。我們的對策是盡快用餐。我們一邊就座一邊點餐,然後請求服務生盡快上些麵包,並把開胃菜、主菜等食物通通一起上來。在我丈夫吃幾口魚肉時,我必須確保小豆豆不被服務員撞倒,或者掉進海裏。然後換他看著小豆豆,我吃幾口飯。離開時,我們支付了可觀的小費,算是對留在餐桌上一堆撕爛的紙巾和炸魷魚圈作些補償。

在回旅館的路上,我們決定以後不再旅行、出來休閑,更不想再要孩子了。這個“假日”等於宣告,18個月前我們所熟悉的生活正式結束。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還如此驚訝。

之後幾次在餐館用餐時,我發現那些法國家庭完全沒有飽受煎熬,看起來確實在享受假期。那些和小豆豆年紀相仿的法國孩子,是那樣心滿意足地坐在嬰兒座椅上,等待著自己的食物,或乖乖吃魚甚至蔬菜,其間聽不到尖叫和抱怨。每個人都在慢慢享用美食,餐桌上也沒有一片狼藉。

即使我在法國生活了幾年,我也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在巴黎,孩子並不經常被帶去餐館,我也沒有認真觀察過他們。在我生孩子之前,我從沒有關注過任何人的孩子,而現在,我眼中隻有自己的寶寶。不過在陷入困境的這段時間,我不禁想,這種現象一定有著某種我不曾重視的原因。但究竟是什麼呢?難道法國孩子天生就比我們的孩子乖巧嗎?他們是受到誘惑(或者威脅)才變得服從,還是他們接受的是那種傳統的“隻看不說”的教育?

看起來不像。這些用餐的法國孩子看上去並沒有戰戰兢兢。他們很快樂,喜歡聊天,而且充滿好奇心。他們的父母溫柔體貼,愛意濃濃。餐桌上的一切似乎都在被一種不可見的文明力量所驅使,而這種力量卻沒在我們的餐桌上發生——我開始好奇他們的生活是否也如此。

當我開始思考法式育兒,我發現不同之處不僅僅表現在餐桌上。我突然產生很多疑問。比如,我帶孩子去法國的遊樂場玩兒,累計起來也有數百個小時了,怎麼從沒見過一個孩子(除了我們家的)亂發脾氣呢?為什麼我的法國朋友不需要匆匆講完電話,隻因為要趕快應付孩子的各種需求?為什麼他們的客廳沒有像我們家,整個被孩子的印第安帳篷和廚房玩具占領呢?

我還有更多疑問。為什麼我見過的美國孩子隻接受諸如意大利麵或白米飯這樣的單一食品,或隻吃單一的“兒童食品”,而我女兒的法國小朋友卻接受魚肉、蔬菜等多種食物呢?而法國孩子,又是如何做到除了下午茶時間,絕對不吃零食的呢?

我以前從沒想過我應該欣賞法式育兒。跟法國時尚或者法國奶酪相比,它根本不算什麼。沒有人來到巴黎,是專門來學習當地人如何輕鬆平靜地“保持父母權威”和“處理父母內疚的情緒”的。截然相反,我認識的那些住在法國的美國媽媽,對法國媽媽幾乎不喂母乳,還讓她們4歲的孩子叼著安撫奶嘴走來走去而感到驚恐不安。

可她們怎麼就從來不提,許多法國嬰兒在兩三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睡整夜覺?為什麼她們也不說說法國孩子不要求大人頻繁關注,而且當大人說“不”的時候也不至於情緒失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