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顯微鏡下的微生物世界(1)(1 / 3)

第一節什麼是微生物

1.直麵微生物——微生物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微生物的發現過程、微生物的特征、各種各樣的細菌和病毒,以及人類對它們的開發利用,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知識平台,讓廣大青少年朋友們更全麵地了解微生物。它將帶領大家進入神奇美妙的微生物世界。

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唯一的為人類所熟知的一塊生命棲息地。

但是對人類來說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體生活在這個世界裏,除了我們熟知的動物、植物,還有一個神秘的群體。這個神秘的群體太微小了,以至於用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它們的名字叫微生物,它們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這些個體微小、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大多為單細胞,少數為多細胞,還包括一些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

微生物主要包括古生菌;屬於原核生物類的細菌、放線菌、藍細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屬於真核生物類的真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等。以上這些微生物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見。而屬於非細胞生物類的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又稱朊粒)等則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蘑菇和銀耳等食用、藥用菌是個例外,盡管可用厘米表示它們的大小,但它們的本質是真菌,科學家稱它們為大型真菌。

2.微生物的曆史

微生物出現的時間要比我們人類早很多。科學家推算,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億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則隻有幾百萬年的曆史。

但微生物與人類“相識”甚晚,人類認識微生物隻有短短幾百年的曆史。1676年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從而揭示出一個過去從未有人知曉的另一個世界——微生物的世界。微生物世界是那樣的神奇。

第二節揭秘微生物

1.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的人

第一個認識微生物的人叫做列文·虎克(1632-1723年)。列文虎克於1632年10月24日出生在荷蘭代爾夫特市的一個釀酒工人家庭。他的父親去世很早,在母親的撫養下,他讀了幾年書。16歲開始外出謀生,過著漂泊的苦難生活。後來返回家鄉,在代爾夫特市政廳當了一位守門人。

守門工作比較輕鬆,時間寬裕,而且接觸的人也很多。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一位朋友那裏得知,荷蘭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許多眼鏡店,除磨製鏡片外,也磨製放大鏡。

這位朋友還告訴他說:“用放大鏡,可以把看不清的小東西放大,並讓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極了。”

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默默地想著這個新鮮有趣的問題,越想越感興趣。“閑著也沒事,我不妨也買一個放大鏡來試試。”可是,當他到眼鏡店一問,原來放大鏡的價錢卻貴得嚇人,他隻好掃興而歸了。列文虎克從眼鏡店出來,恰好看到磨製鏡片的人正在使勁地磨著。但磨製的方法並不神秘,隻是需要細致和耐心罷了。“索性我也來磨磨看。”

從那時起,列文虎克利用自己的充裕時間,耐心地磨製起鏡片來……列文虎克僅僅懂荷蘭文,其他文字一竅不通。而一些科學技術的著作都以拉丁文為主。

列文虎克隻能自己摸索,沒法閱讀這些參考資料。

不久列文虎克終於磨製成了一個小小的透鏡。但由於它實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個架子,把這塊小小的透鏡鑲在上邊,看東西就方便了。

後來,經過反複琢磨,他又在透鏡的下邊裝了一塊銅板,上麵鑽了一個小孔,以便使光線從這個小孔射進去,從而反照出所觀察的東西來。這就是列文虎克所製作的第一架顯微鏡,它的放大能力相當的大,超過了當時人們的想象。

“狄爾肯”原是拉丁文Dierken的譯音,意思是細小活潑的物體。

這是列文虎克第一次發現微生物時,給微生物取的奇怪名字。

2.一封關於微生物的信

列文·虎克對於微生物的發現引起了人們的極大好奇心,列文·虎克也由此被推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當時最著名的科學研究團體)的會員。在以後的幾十年裏,他不斷地把他在微生物領域的新發現,通過書信往來的方式報告給這個學會。有一次,他將自己牙縫中的牙垢放進水裏,通過顯微鏡對它進行觀察。結果展現在顯微鏡底下的是一個令他眼花繚亂的微生物世界。他按耐不住內心的喜悅,馬上給英國皇家學會寫信:“……我非常驚奇地看到了在水中有許多極小的活的生命體,十分漂亮而且會動,形狀各異,有的像陀螺團團打轉,有的如矛槍穿水直射,還有的在靈巧地徘徊前進,成群結隊。你簡直可以把它們想象成一大群蒼蠅或其他什麼。”還有一次,他在寫給英國皇家學會的報告中詼諧地說:“我家裏的幾位女眷想要看看醋裏的線蟲,可是在看了之後,卻發誓再也不用醋了。要是有人告訴她們,在人的口腔裏、牙垢裏生活著的微小的生命比全國的人口還多,她們將會如何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