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回到臨江鎮(2 / 2)

“秦婦,你們終於回來了,一路上可好?”鄭大人率領衙門上下的人前來迎接,那陣勢可把書敏下了一跳。看來這個鄭大人也挺喜歡排場的嗎。

“謝大人關心,我們一路順暢,總算不服大人所望。”書敏正欲行禮,被鄭大人抬手阻止了。書敏隻好微微側身,行了個半禮。

“我在樓上樓給你設宴,慶功,走,咱們過去!”縣令完就抬腳與書敏並排而行,這可把書敏下了一跳,連忙放慢腳步,走在縣令大人的後麵。

縣令大人倒是沒有覺得什麼,昂走在了最前端。

李氏則乘機走到了正民一起,正民也不避諱,拉著她的手跟在了書敏他們的後麵。

樓上樓,劉子愷一早就到了風聲,立刻率領著全體下人們侯在了門口,這會兒見縣令大人過來了,趕緊上前迎接。書敏在後頭,第一眼就看見了劉子愷,他鞠躬哈腰,儼然一副掌櫃的模樣。

書敏還是第一次見到他這番模樣,抿嘴偷笑。

劉子愷當然也第一時間看到了書敏,可惜場合不對,他隻跟她稍微打了個招呼,就領著縣令一行人去了樓上的雅間。

樓上樓不愧是臨江鎮最好的酒樓之一,大堂就不了,這雅間布局精巧卻不失大氣,內飾的雕花古樸,古玩字畫無一不是精品。看得書敏眼花繚亂。

“秦婦,來,你坐這裏。”縣令指著他旁邊的一個位置道。古人吃飯大有講究,一般情況下女人是不上桌的,不過書敏這次不但獻出了豆腐方子,還親力親為去各鄉教授,實乃大功一件,可以破例。李氏自然也跟著沾了光。可是即使是上桌吃飯,女人也隻能夠坐在下位置。

在這裏,縣令最大,他自然是坐在上的,他旁邊的位置,按道理應該是正明和大埔頭黃捕頭的,黃捕頭已經坐下了,那麼縣令大人指的位置豈不是正民的?

“謝大人,民婦還是坐在下吧。”書敏連忙推辭。

“秦婦,你就聽大人的吧,我與夫人坐在一塊就好。”正民看出了書敏的顧慮,連忙勸她莫要客氣,自己便在李氏身旁尋了個位子坐著。

書敏不好再推辭了,不然就真的不知好歹了,於是便大大方方的坐下,端起茶喝了起來。

“秦婦,這一行可還算順利?我聽你曾病過。”縣令大人看似平常,與書敏了了起來。

“托大人的福氣,一切都順利。”書敏答道。雖然途中也遇到過一些危險和難處,但那些隻能是自己咽著,哪能拿出來跟縣令。不過各村的情況,該反應的還是要反映一下。

書敏撿了一些與大人聽。縣令大人一邊聽著一邊點頭,倒是聽得很認真。

“東部的情況還好,就是西部,唉是在是太貧困了。”書敏聊到西部,便忍不住將自己的想法了出來。

“西部土地貧瘠本官也早有耳聞,每年官府都資助不少糧食,可是終究不是完全之策。”鄭縣令聽了也唏噓不已。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予漁。西部的土地雖然不適合作物的生長,但是豆子倒是不受影響,我也打聽過了,豆子的產量倒是和我們東部的差不多。”書敏之前問過村民,所以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

“哦,你是讓西部的人專門種豆子,用豆子來換取糧食?”縣令立刻明白了書敏的意思,摸了摸胡子想了一會兒“若是全部都用來種豆子的話,萬一豆子賣不出去該如何是好?”

往年,豆子可是最低賤的糧食,人們都是用來喂豬的,買賣的價格與糧食更是上地下,隻種豆子能夠養育西部眾多的人口嗎?

“以往不能,可是如今我們做豆腐需要豆子,東部的土地肥沃,大麵積種植的話,倒是可惜了,還不如讓西部統一規劃種植銷售。如今豆腐風頭正旺,相信豆子來年一定供不應求的。”書敏道。

這麼一還真是,除了附近的幾個縣,府城那邊對豆腐都是十分關注,這邊書敏教授完畢,那邊就開始動作了吧。相信鄰縣過來學習也是這幾的事情了。

鄭大人經書敏一提醒,立刻反應了過來。看樣子我得命人多屯些豆子,這豆子漲價是勢在必行啊。嗬嗬

鄭大人心中有了主意,臉上卻不懂聲色,對書敏讚歎道:

“秦婦,多虧了你呀,我們臨江縣的百姓才能有福吃上豆腐。來,本官先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見縣令大人以茶代酒,書敏不敢怠慢,趕緊捧了茶碗,回敬一番。(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