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這裏寫著:
古有記載,六堰村,村子裏的人歲數皆活不過四十。
一日,從外遊玩路過的高人,見村子裏的人麵黃肌瘦,頭發枯燥,就連三歲的小孩子都是一樣。
心下驚奇,拉住從身旁挑水走過的老婦人,說明來意,表明自己會些岐黃之術。
高人微微皺眉,這脈相怎會如此奇怪?不是正常人的脈搏,在看向老婦人,據說隻有三十幾歲,卻蒼老的如同垂暮的婦人。
轉身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四麵環山,山清水秀,空氣也沒有汙染。
想到莫不是病從口入,隨開口詢問道“不知此處可有泉眼?村裏的人不知如何用水?”
老婦人指了指,道“村子東邊有一條河流,村子裏的人用水喝水,洗衣服都是用的那裏的。”
高人聞言便點點頭,示意老婦人可以走了。
高人查探完水源,斷定是水源出了問題,隨出言警告村子裏的人,不要再飲用河流裏的水,並留下藥方。
至此,在六堰村還依舊留有高人的石像,代代相傳,以供後人敬拜敬仰。
池佳卉有些喪氣的搖搖頭,這些都不是呀!
咦?下麵這則呢!
古時有一寡婦,肚子猶如臨產的女人一般。
那寡婦整天遭村裏人唾棄了,眾人都以為是這婦人不檢點所致。
後來被人以不守婦道狀告到官府,逼問奸夫是誰?村民紛紛跪地要按照規矩浸豬籠。
這寡婦跪在地上,嘴裏一直大喊冤枉。
還是當時的縣令仁義,見寡婦的神情不像是作假,就請來醫科聖手來診斷。
脈相很是奇怪,聖手皺眉不由的狐疑的看了一眼這寡婦。
心下有了些猜測,道“你有沒有吃什麼特別的東西?或者是常人不可吃的東西?”
那寡人抬起頭看了一圈周圍義憤填膺的村民,不好意思的低下頭,道“因為家裏拮據,常常沒有米下鍋,我經常在後山上找一些嫩葉子吃。”
眾人聞言‘咦’了一聲。
“我們沒有飯吃的時候也吃菜葉樹葉怎麼沒事?”村民當中也也有家境不好,需要吃樹葉果腹,聽寡婦如此說,很是不信的道。
聖手思想片刻就又問道“你還吃不吃別的?”
那寡婦支支吾吾又說了一句“還吃過後山上黑色的土塊,那個東西還可以做飯,比柴火還易燃。”
聖手捋了一下胡子,道“這就對了,你應該吃的量還不少吧?”
寡婦聞言羞愧的低下頭。
這件事情不了了之,村民自知冤枉了寡婦,家裏有餘下來的糧食,有時候也會相贈予她一些。
池佳卉看到這裏站起身,倚在窗前,手放在下巴,呈現思考的狀態。
陽光透過樹葉洋洋灑灑的打在池佳卉的臉上。
古時這種情況雖和安安的情況不同,但性質都是一樣的,安安這樣長久下來不管是精神還是身體上,都會有嚴重的損害。
現在最重要的是怎樣勸說安安去就醫,依她現在對醫院的排斥,想要勸說不知要難上幾倍。
想到這裏,池佳卉換上衣服就準備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