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百一十七章 對比(2 / 2)

“本楠兄,我已擬好了奏折,上報大王為祝彪請功。本楠兄過目——”

“如無異議,本楠兄署個名否?”李輝祖的奏折張本楠細細看閱著,臉上並沒有露出異色,李輝祖如此道。

身為數十萬大軍的統帥,他自然可以直接奏報漢王。可是張本楠為軍中長史,軍法、功勞簿等都有他執掌,也可以直接奏報漢王,這個職位曆來就有那麼一點監軍的意思。所以在突出人等的功勳奏報上,李輝祖與張本楠兩人不說意思相反了,便是略有不同,影響都是巨大的。

尤其李輝祖知道,眼下時刻是自己的要緊關頭點,朝中兩派人正在為自己是否該晉征北將軍亦或是功罪相抵而爭論不休呢。

四平、四安、四鎮、四征,說是一個級別,可實質太有不同了。四征資深者可為大將軍,那是與驃騎、車騎一個級別的,而且隻要晉升了“四征”,熬也能熬出一個大將軍來,除非你搞得朝野上下人人相厭。

提筆在奏折上寫下了自己的姓名,張本楠抵還奏折時大有深意的看了正撫須而笑李輝祖一眼。有私心,私心啊……

李輝祖的奏折上,並沒有抹掉祝彪的任何一項功勞,可是言辭平平無有半點精彩激昂之處。張本楠看在眼裏立刻就想起了前日同樣在這個大堂裏他要自己署名的另一本奏折,主角是——安平侯子雲崢。

那篇奏折不知是出自李輝祖哪個幕僚之手,寫的那叫一個花團錦簇華章滿篇,動人心弦。那文筆不上科場上走一回,真是可惜了。

兩邊若真的相比較來,張本楠認為——顯然是祝彪的功勞更大。

雲崢有什麼大的功勳?不就是幾次先登,幾次遭遇戰中得了勝嗎?可他帶領的是什麼兵?王室的禁軍,全北漢最精華的部隊,幾千人場麵下得勝,首功,可貴但絕不難得。而祝彪呢,他的功勳……

出的大堂,張本楠歎了口氣。不提也罷,雖然雲家的家世那麼顯赫呢?還出了個王太子妃,下一代保障都齊全了。

兩本奏章放在一起,看過後讓人腦子裏能記得的隻有前一本。至於祝彪,他就是一個較為突出的而已。

新昌郡,高平縣。

祝彪策馬遙望著前路地平線上凸起的城池,臉上露出了既輕鬆有喜悅的笑來。懷遠郡城下與黃晟功的一別,現在都過去一天半了,本軍終於見到親人了。

高平守軍望著又是騎軍又是馬車的一大溜懷遠軍,臉上都露出了不可置信來。太快了吧?

守將認出李義榮、謝強幾人來,都是在胡騎鐵蹄下殘喘,懷遠三縣與新昌漢軍聯係很是密切,三縣漢軍的補給都是經新昌走過的,這人臉都熟識的。

明白城下的這支軍隊真的就是懷遠的漢軍,守將一麵下令開城門,一邊心中呐呐稱奇,他也是看出來了,懷遠漢軍之所以會行軍那麼快,靠的就是他們軍中那一輛輛的馬車。

這倒是一個可令步軍快速移動的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