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類第一次上天是怎樣的?(1 / 1)

法國人約瑟夫·蒙特哥菲爾在拋棄借助翅膀飛行的念頭之後,決定另辟蹊徑尋找新的飛行方式。

一天,蒙望著自家的壁爐沉思,他看到輕煙夾著火星和固體物質從煙囪中消散出來,飛上了天空,於是便設想:如果能大量收集到這種能帶動其他物質的輕煙,也許能將別的物體帶到空中。於是,自幼向往飛行的蒙特哥菲爾開始用優質的絲綢做了一個小口袋,口袋下升起了一把火。讓火生出的輕煙充滿口袋,口袋慢慢鼓起之後,果然飄飛到了天花板上去了。雖然這僅僅是一次小小的嚐試,卻揭開了氣球升空的序幕,也使人類飛天的夢想多了一絲現實的希望。

蒙特哥菲爾並未停止自己的試驗,他開始向更高的目標奮進著。1782年11月25日,蒙特哥菲爾與弟弟合作點燃麥稈產生熱氣,帶動一隻柳條骨架的氣球上升到了21.5米的高度。這是世界公認的曆史上第一隻成功飛行的熱氣球。

之後,這對兄弟又做了一係列試驗,蒙特哥菲爾兄弟的表演引起了法國科學院的重視。1783年9月19日,他們奉命為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後進行了表演。

這一天,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前,蒙特哥菲爾兄弟進行了首次熱氣球載物升空表演。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和皇後瑪麗亞帶著滿朝文武官員前來觀看。

在廣場的中央,砌著一個大灶台。蒙特哥菲爾兄弟製作的這隻大氣球,形狀像一隻倒掛著的梨,球體共糊了三層,裏層是防止漏氣的紙,第二層是麻布,表麵一層是輕柔的紗布。氣球下麵吊著一隻柳條編織的籠子,裏麵裝著有史以來第一批活的空中乘客:一隻羊、一隻公雞和一隻鴨。

在點燃氣球下麵的燃料之前,用繩索固定住氣球。燃料是一些潮濕的羊毛、布條和稻草,置於球體下麵的進氣口處。當燃料點燃時,熏起滾滾濃煙和熱氣,充入球體,待充足熱氣,大球鼓了起來後,蒙特格菲爾兄弟放開拉繩,這隻大蘑菇形的彩球便冉冉升起,把三個“乘客”帶到了520米的空中。8分鍾後,氣球和吊籃安全降落到了3公裏以外的森林邊緣的草地上。吊籃裏的“乘客”一個個身心愉悅。

這就是人類第一次成功地使用熱氣球載有生命的物體升入天空。消息轟動了整個法國,人們感到振奮,國王路易十六更是興致百倍。蒙特菲爾哥兄弟為此獲得了路易十六頒授的聖米歇爾勳章。

動物安然上了天,人更是躍躍欲試。蒙氏兄弟改進了他們的氣球裝置,準備載人飛行了。

蒙特哥菲爾的載人氣球做好了。這個氣球的體積更大,直徑為15米,完全可以承受幾個人的重量,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這是人類第一次離開地麵,飛向天空,畢竟是十分危險的,由誰去冒險完成這個使命呢?

消息很快傳到了國王路易十六的耳朵裏,國王提出,讓兩個被判了死刑的囚犯去試飛。他認為,反正他們是判處了死列的,萬一試飛失敗他們被摔死,不就等於執行了死刑嗎?

這個消息公布以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人讚成國王英明,有的人則持反對意見。反對者之中有一個叫德·路澤爾的青年學者,他神情激動地對眾人說:“第一次升空是人類的一個創舉,是很光榮的事。我們怎麼能讓囚犯享受這個榮譽呢?”人們聽了路澤爾的話,點頭表示同意。可是有人問:“是啊,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要取得這個榮譽是要冒險的,誰願意去冒這個險呢?”“是的,我願意去!”路澤爾堅決地說。他的臉上流露出莊嚴的表情,決心跟隨氣球去完成人類渴望已久的第一次飛行。

路澤爾經過多方麵的奔波,終於找到了一名和宮廷有關係的貴族青年達朗德斯,並說服了他和自己一起去作人類第一次飛行。路澤爾向國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國王聽了他們的申述,聽取了他們的建議。

試飛的日子到了。1783年11月21日,一切準備就緒後,勇敢的路澤爾和達朗德斯一起,走進了氣球下的吊籃。路澤爾的心情十分鎮定,他們向蒙特哥菲爾兄弟及市民們頻頻揮手致意。禮炮響過之後,氣球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徐徐向藍天升起……

這一天天氣很好,氣球一直飛到900米的高空。順風飛行了20分鍾,最後在9公裏以外的一塊麥田裏安全降落了。

人類第一次飛行終於成功了!然而,這種氣球飛行受到了氣候條件的嚴重製約和影響。狂風、暴雨、高熱、酷寒,都是它不可對付的天敵與克星。盡管後來人們在氣球上安裝了馬達和推進器,使之能夠以特定的方向和速度前進,卻依然無法改變其脆弱的本性。實踐證明,人類漫步天空的理想不可能用氣球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