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管道運輸流體的國家,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人已建造了用打通的竹管連接起來的管道,用於運送鹵水。這可以說是現代管道運輸的雛形。
1865年10月,美國人錫克爾用管徑50毫米的熟鐵管,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9公裏長的管道,用於輸送石油,他在沿線設了三台泵,每小時輸油13立方米。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修建了當時稱雄世界的兩條長距離管道:一條是原油管道,從得克薩斯州到賓尼亞州,全長2158公裏、管徑600毫米,日輸原油47770立方米;另一條是成品油管道,從得克薩斯州到新澤西州,全長2745公裏,日輸成品油37420立方米。這麼長的距離,怎麼保證運輸的通暢和保持一定速度呢?原來他們在全線按一定距離設有泵站。泵站配有電動離心泵和程序啟停及調節運量的設施。
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管道運輸又有長足進步,一些大型管道相繼問世,1972年前蘇聯與東歐各國建成“友誼”輸油管道,總長9700公裏,管徑為1220和820毫米,年輸原油為1億噸。沿線每隔80—110公裏設在一泵站,安裝有離心泵油泵和程序控製係統,保證輸油管正常工作。1977年,美國在阿拉斯加州也建設了世界著名的輸油管道,這是一條伸入北極圈的管道,全長1277公裏,管徑1220毫米,沿線穿越3條山脈、34條河流和長700公裏的凍土帶。阿拉斯加管道共有12個中間泵站,每個泵站有4台專用的航空燃氣輪機。整個管道年輸油能力為1億噸。
世界著名的輸氣管道當屬橫貫加拿大全境的管道,管道總長8500公裏,管徑500—1000毫米,中間設46座壓氣站。年輸氣量達300億立方米。整個係統的管道和壓氣站,由多倫多市中心控製室用計算機進行遙控,並在屏幕顯示有關數據。日常維護使用雙螺旋槳飛機在低空50米巡邏飛行,並定期派出人員在地麵檢查。
用以輸數煤漿的管道,目前世界上輸煤量最大的是美國裏梅薩煤漿管道,起點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卡因塔露天煤礦,終點是內華達州的莫哈夫電廠。全長439公裏,管徑為457毫米和305毫米兩種。這條管道1970年建成,年輸煤量為450萬噸。
45.中國管道運輸狀況如何?
我國從事管道建設是從1957年修建由克拉瑪依至獨山子煉油廠的原油管道開始的,該管道1958年投產,至今已四十多年了。1961年修建的第一條輸氣管道,是從四川的綦江縣9號井到重慶鋼廠。
我國現已建成各種管道大約16000多公裏,其中原油管道6000多公裏,輸成品油管道約2000公裏,各種輸氣管道約7000多公裏,其中設有壓氣站的輸氣管道僅有陝京輸氣管道。成品油管道主要是企業內部經營的管道,向市場供應的管道尚沒有。除東北年輸4000萬噸的原油管道可以說是大型管道以外,其他的管道尚屬中小型管道。
我國的管道尚待開發的潛力巨大。我國管道工程建設的發展越來越大,目前正在積極建設的就有澀北—蘭州輸氣管道,川氣出川的忠縣—武漢輸氣管道,蘭州—成都—重慶的成品油管道,還有從新疆到上海的4000多公裏的“西氣東輸”管道工程。新疆—上海的大型輸氣管道,是當前世界修建的第一大管道工程。
我國的管道運輸起步較晚,發展也比較緩慢。1958年,建成卡拉瑪依一烏魯木齊長距離輸油管道,全長295公裏。1963年在四川修建了從川南到重慶的輸送天然氣管道,全長54.7公裏。目前中國各種用途的運輸管道超過3萬公裏。
中國長輸管道從無到有,最後發展到兩萬多公裏,成為我國繼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後的又一大運輸方式。30年來累計輸油16.4億多噸,輸氣63.3億多立方米,截至1999年底向國家上繳利稅148.925億元,為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到2001年底,中國共有天然氣長輸管道1.4萬公裏,年輸氣能力320億立方米。而截至1999年底,美國有200萬公裏輸氣管道,俄羅斯有52萬公裏,日本有20.7萬公裏。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天然氣管道建設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