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瑟縮了一下,往裏麵縮的更狠了,哭道:“我們不哭了,你別把我們扔下。”
戚同光也跟著勸道:“阿菊妹妹,他們受了驚嚇,也很害怕了,就被下去了吧。”
韓曼青歎口氣,“咱們在這荒郊野嶺的,也不知道怎麼回村子裏,現在隻有兩個選擇,一是往前走,找個人家借宿,二是下來撿些柴禾熬一宿,要不然光在馬車裏,肯定得凍死。”
戚同光下了馬車,慚愧道:“我還沒有阿菊妹妹想的深遠。”回頭對車裏的兩人道:“何兄、方兄,你們下來吧,趁著天色早,我們去撿些柴禾,到時候找不到人家借宿,也能烤火取暖。”
裏麵的兩人剛剛自報家門的時候,報的都是何府、方府,戚同光從他們的穿戴上就能推斷出來他們是何家、方家的少爺,於是這樣稱呼他們。
兩人比較聽戚同光的話,這樣一說就下來了。把馬韁繩遞給戚同光,讓他牽著馬車,省的到時候唯一的交通工具沒了。又從車廂裏把繩子拿出來,進了林子把人拐子給綁起來了。
兩個大少爺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活兒,看到林子黑害怕,樹枝紮手嫌疼,聽到烏鴉叫都提心吊膽的。戚同光一路照料著他們倆,連他的功夫都給耽擱了,他們仨連韓曼青一個人撿的柴多都沒有。
把柴禾放到車廂裏,壞蛋也給扔上馬車,韓曼青道:“戚同光,換條路走,咱們走一會兒,要是找不到地方借宿,就在林子邊上將就一宿吧。”壞人既然把馬車趕出城,誰知道外麵有沒有接應的人,要是他們正好落入那些人手裏怎麼辦?就是不落入那些人手裏,光是他們這四個小孩子,其中三個長的還不錯,那也很危險。
這會兒姓何的跟姓方的也看出來了,他們中間韓曼青是最有主意的,脾氣也是最不好的,戚同光也有想法,但是他很尊重韓曼青,於是他們心裏有很多的抱怨,但是在沒有安全之前,也隻能忍著。
一路上幾人走的小心翼翼,一邊想見到燈光,一邊又怕見到燈光,矛盾糾結不已。
走了一會兒,姓何的少年一屁股坐在地上,“我餓了,走不動了,就是要被那些壞人抓回去我也不走了,我要吃東西。”
這裏荒無人煙,走了半天連個人影都沒看到,好不容易前麵看到個破廟,韓曼青說什麼也不進去。
開玩笑,電視上經常放,那些殺人放火、各種江洋大盜最愛停留的地方就是破廟,她還想多活幾年呢。
戚同光他們雖然不知道她為什麼不願意進去,可是馬韁繩被她握在手裏,她還拿著拐子的匕首,他們也不敢說二話了。
韓曼青也走累了,牽著馬車往林子裏走。把馬拴在樹上,拐子也拖出來扔在地上,韓曼青安排姓何的,姓方的跟戚同光去撿柴禾,她則找了塊石頭,用匕首敲打石頭開始生火。
韓曼青下了死命令,每個人撿五斤柴才能歇息,不然晚上不能烤火,所以姓何的跟姓方的雖然不樂意,卻迫於求生的本能,咬牙忍著心裏的恐懼,在黑黢黢的山裏撿柴。
晚上姓何的跟姓方的縮在一起,圍著火堆烤火,雖然大家都又餓又冷,卻也不敢亂叫。
韓曼青縮成一團坐在火堆邊上,戚同光看她冷的小臉都發青,擠到她身邊坐著,疑惑的問道:“你怎麼會找過來?”
韓曼青也想著說說話能分散分散注意力,也省的腦子裏光想著餓跟冷的事了,就把她怎麼發現戚同光的木盆,怎麼想起那輛馬車,又怎麼跟戚進去馬車行找線索,跟龐護院找到巷子的事一點點的都說了。
聽著這一波三折的事,姓何的跟姓方的也不再如剛剛那樣害怕韓曼青,甚至有些怨恨她,開始問了一些問題,當知道他們家裏人很擔心的時候,兩個小孩雖然想哭,卻更覺得溫暖。
“好了,忍一忍,明兒早上我們就進程,到時候就能看到親人了。”韓曼青勸道。
都是孩子,最大的也才八九歲,也沒有那麼嚴重的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幾人擠在一起,輪流看火睡覺,艱難的熬到了第二天早上。
幾個小孩子都不會趕馬車,隻能牽著馬走,天一亮就開始走,路上還迷路,走錯路,一直到晌午才走到城門口。看著巍峨的城門,韓曼青隻差跪下高呼了。其他三人也是淚意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