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太陽都下山了,餘霞把村裏籠罩在一片紅光裏。韓梅跟韓蘭一人挎著一大筐棉花進門。
韓梅放下東西就去灶屋裏做晚飯了,韓蘭跟韓竹兩個把草墊上曬著的棉花攏在一起,然後咬一咬棉籽,要是聽到清脆的響聲,就證明棉花曬幹了,要裝到大麻袋裏。要是聲音不清脆,就裝到竹筐裏,或者直接用草墊卷起來,明天繼續曬。
院子裏曬了三個草墊,兩個上麵的棉花都曬幹了,隻有一個明天還得再曬一天。韓蘭跟韓竹兩個把那個還要曬的草墊卷起來,抬到屋簷下架到板凳上。然後把剩下兩個草墊上的棉花攏好,拿了兩個大麻袋出來裝。
韓竹把韓曼青抱到草墊上,扔給她一個麻袋,道:“快裝棉花。”韓曼青把麻袋撐開一個口子,一點點的往裏塞棉花。
韓蘭看到了,瞪了韓竹一眼,“她腳還沒好,你讓她做這個幹啥。”說著過來抱韓曼青,“走,小妹,你到屋裏去玩去。”
韓曼青想到今兒韓竹臉色不好看,肯定是出去那會兒又在村裏碰到什麼糟心事兒了,她這會兒還是順著點兒的好,要不然她腳不靈便,每天在韓竹的暴力下生存,早晚這頭也要被敲傻。
對韓蘭甜甜的笑笑,韓曼青道:“二姐,我沒事,我想幫忙做事。”
韓蘭摸了摸她的頭,笑道:“小妹真乖。”
韓竹瞪了韓曼青一眼,才使氣般的道:“我出去趕雞子了。”家裏的雞都是放養的,不過為了區分,會在腳上縫一個紅繩,各家縫的針法不一樣,用的布跟顏色也有小差別,很好區分的。
屋外很快響起韓竹趕雞的聲音,門口也有雞子驚慌失措往屋裏跑的身影,順帶的還抗議的叫了兩聲。
晚上等到天都擦黑了,韓萬刯跟齊氏兩個才一人挑著一大挑子棉花,另一個拿著鐮刀,手裏拎著個布單子。
韓梅早就把晚飯做好了,姐妹幾個在堂屋裏掰棉花,聽到他們進門的聲音,一個端水,一個擺桌,一個端碗拿筷,等韓萬刯跟齊氏洗完了臉跟手,就能做下吃飯了。
飯桌上,韓梅道:“娘,我聽說隔壁村的馬秀才家的棉花地要招女工去摘棉花,我看著咱家地裏的棉花都摘完了,我想去做事。”
韓蘭聽著,也趕緊咽下嘴裏的粗米粥,道:“娘,我也去我也去。方萍、大鴨子、方麗她們也說要去,我也想跟著去。”方萍是村長家的閨女,還有大鴨子、方麗是幾個跟韓蘭年歲相當,平時玩的比較不錯的小姑娘。
韓曼青明顯看到從韓梅開口開始,齊氏的筷子就頓住了,一直沒有動。聽了韓蘭的話,她才抬頭問道:“馬秀才家招的人多不多?工錢按什麼算?”
韓梅頓住,她在地裏隻聽人說馬秀才家招人,其他的倒也不是很清楚。韓蘭有幾個小夥伴要去,明顯知道的多一些,“馬秀才家說了,不拘人數多少,是按每個人摘了多少棉花算的,他們家有長工守在地邊上,每個人摘了多少他們給記上數,到時候一起結工錢。今兒下午村裏就有兩三個人去了,方萍說我要是也去,就去她家跟她說一聲,我們幾個明兒一起去。”說完一臉期盼的望著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