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富士蘋果集約栽培早果豐產技術
自1983年開始,在蠶莊鎮著手大麵積幵發山丘旱薄地,高標準集約栽植紅富士蘋果10200畝,設置示範樣板園2530畝,從中選出300畝作為豐產試驗園。通過8年開發試驗,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1989~1990年實測300畝7~8年生紅富士產示範園,平均畝產分別為745公斤和888公斤,畝產值分別為2290元和2775元。
高標準建園矮幹低冠密植建園前定標測位,挖寬~1.0米、深1.0~1.8米的溝,稱之為“保肥蓄水工程”。再擴劈溝幫,混加客土及農家雜肥回填,灌水沉實。“立春”整平地麵,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苗。株行距為3X3~4和4X4米兩種規格。砧木為西府海棠,授粉樹為金帥和紅星。栽苗時,先挖一小穴,倒入少量水拌成泥漿,將苗根蘸入並使根係舒展,然後填土澆水,覆蓋幹土,做好樹盤,接蓋地膜,成活率均有98《以上,幼樹生長壯旺
全麵推行夜草果園覆草有提高土壤肥力、調溫節水、防止徑流、滅草免耕、節約勞力等多種好處。據試驗測定,連續蓋草4年的旱薄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由0.8提高到1;每年畝省鋤地工日10個,節支50元;土壤理化性狀發生明顯變化;表土吸收根量比對照高30倍。
動用綜合修剪技術調節枝間級次關係為盡快提高幼樹光合產物積累水平,試驗園在修剪上注重“一年四季都修剪,超前疏枝”的原則,對那些多餘的枝條,從萌芽就剪除,做到“枝枝葉葉都見光”,掌握以疏為主,開張基角方法進行。在培養骨幹枝時,盡量選留隔齡且基部是圓形的枝進行培養。
冬剪時,主要割除密旺竟爭大枝,促進果台枝壯旺,使其成為連續結果的“珠簾式”枝組。在樹形上,突出中央領導幹的優勢,視每個主枝為一“紡錘體”,體現結果不離骨幹枝,從而提高了產量和質量。
配方施肥培養壯而不旺的豐產樹試驗表明,采果後一次施足肥,是促進晚秋花芽分化,彌補樹體營養虧損,取得翌年穩產的關鍵措施之一。定肥標準是:每產100公斤,表土淺施土雜肥100公斤、比例為1:1:05的果樹專用肥10公斤。同時結合噴施殺蟲劑,分別混加1000倍的光合微肥或0.3的尿素進行根外追肥,采果後,葉片普噴一次35的尿素,延長了葉片功能期,促進了後期花芽分化。
病蟲防治在做好冬春清除病殘體的基礎上,將早春5度石硫合劑延遲到4月上旬噴撤,起到了鏟除病原,減少越冬紅蜘蛛的明顯效果。其後,在幼果期抓住雨後有利時機,噴布600~800倍代林錘鋅等殺菌劑2次。將初染的炭疽、輪紋病原消滅在多雨高溫到來之前。7~8月份對桃小食心蟲和鏽線菊蚜的防治,生要噴布30菊馬乳油1500~2000倍液,混加石灰&量式波農多液兼治斑點落葉病,保證了葉片不早衰不脫落。上述防治措施的綜合運用,有效地控製了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蔓延。幾年來,病、蟲果率降到以下,提髙了果品的商品價值。
蘋果小冠疏層形快速整形技術
喬砧密植是蘋果早期豐產的重要途徑。根據不同密度及管理水乎,配備一定的樹形是非常必要的。生產中常常受傳統大冠稀植的整形影響,對密植樹整形婆求嚴格,修剪量大,造成整形時間長,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慢,結果晚飯致樹冠鬱閉等現象。通過生產實踐與試驗,我們總結出了小冠疏層來快速整形技術,使整形時間由原4~5年縮短為2~3年,且技術簡單易行,又利於早果。
基本樹形全樹五個主枝,分二層。基部三主枝構成第一層,主枝間方位角120度,垂直角70度左右。第四、五主枝與基部三主枝錯開排列,構成第二層。主枝上沒有側枝,直接配備枝組,層間距為1.2米左右,層間有3~4個輔養枝,其中2個為永久性輔養枝。輔養枝單軸延伸,垂直角度為80度左右。樹高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