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日本鬆下公司把模糊計算機裝在洗衣機裏,能根據衣服的肮髒程度、衣服的質料調節洗衣程序。我國有些品牌的洗衣機也裝上了模糊邏輯片。人們又把模糊計算機裝在吸塵器裏,可以根據灰塵量以及地毯的厚實程度調整吸塵器功率。
模糊計算機還能用於地震災情判斷、疾病醫療診斷、發酵工程控製、海空導航巡視等方麵。
生物計算機
人類有一門科學叫仿生學,即通過對自然界生物特性的研究與模仿,來達到為人類社會更好地服務的目的。典型的例子如,通過研究蜻蜒的飛行製造出了直升機;對青蛙眼睛的表麵“視而不見”,實際“明察秋毫”的認識,研製出了電子蛙眼;對蒼蠅飛行的研究,仿製出一種新型導航儀——振動陀螺儀,它能使飛機和火箭自動停止危險的“跟頭”飛行,當飛機強烈傾斜時,能自動得以平衡,使飛機在最複雜的急轉彎時也萬無一失;對蝙蝠沒有視力,靠發出超聲波來定向飛行的特性研究,製造出了雷達、超聲波定向儀等;對“變色龍”的研究,產生了隱身科學和保護色的應用……仿生學同樣可應用到計算機領域中。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組織體研究,發現組織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細胞由水、鹽、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組成,而有些有機物中的蛋白質分子像開關一樣,具有“開”與“關”的功能。因此,人類可以利用遺傳工程技術,仿製出這種蛋白質分子,用來作為元件製成計算機。科學家把這種計算機叫做生物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有很多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它體積小,功效高。在1平方毫米的麵積上,可容納幾億個電路,比目前的集成電路小得多,用它製成的計算機,已經不像現在計算機的形狀了,可以隱藏在桌角、牆壁或地板等地方。
其次,當我們在運動中,不小心碰傷了身體,有的上點兒藥,有的年輕人甚至藥都不上,過幾天,傷口就愈合了。這是因為人體具有自我修複功能。
同樣,生物計算機也有這種功能,當它的內部芯片出現故障時,不需要人工修理,能自我修複,所以,生物計算機具有永久性和很高的可靠性。
再者,生物計算機的元件是由有機分子組成的生物化學元件,它們是利用化學反應工作的,所以,隻需要很少的能量就可以工作了,因此,不會像電子計算機那樣,工作一段時間後,機體會發熱,而它的電路間也沒有信號幹擾。
1983年,美國公布了研製生物計算機的設想之後,立即激起了發達國家的研製熱潮。當前,美國、日本、德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正在積極開展生物芯片的開發研究。從1984年開始,日本每年用於研製生物計算機的科研投資為86億日元。
目前,生物芯片仍處於研製階段,但在生物元件,特別是在生物傳感器的研製方麵已取得不少實際成果。這將會促使計算機、電子工程和生物工程這3個學科的專家通力合作,加快研究開發生物芯片。
生物計算機一旦研製成功,可能會在計算機領域內引起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