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在,就讓我們按照現在數學裏的習慣,改用阿拉伯數字,把上聯中的一連串數目按照出場先後順序,依次寫成一行:
2、8、6、7、5、49、1、3
能不能在這些數字之間添加適當的數學符號,組成一道等式呢?
這個嘛,試試看。這樣一來,那樣一來,這般如此,如此這般,有了:
(286+7-5)÷49+1=3.
感覺怎麼樣?
太好了,太巧了。故事裏麵有數學,數學裏麵有故事,妙哉!
90.唐詩雞蛋宴
從前,有兩位要好朋友,一位是喜歡吟詩的廚師,一位是愛好數學的詩人。
這一天,廚師到詩人家裏串門。詩人拿出兩個雞蛋,說,“交給你啦,做一桌菜,看你的傑作!”
廚師答道:“沒問題,還要配詩一首!”
詩人拿了兩雙筷子放在桌上,自己先坐下來。
一會兒,廚師端上來一隻小碟子,裏麵裝的是兩隻煮熟的蛋黃,一麵走一麵高聲朗誦:
兩個黃鵬鳴翠柳。
放下這碟“黃鵬”,轉身又進廚房拿出一隻盤子,裏麵是用蛋白切成絲,排列得像一行飛鳥。廚師把這盤菜放到詩人麵前,用手指指,說:
一行白鷺上青天。
第三次從廚房裏端出來的,是一碟涼拌蛋衣。這是把蛋殼和蛋白之間的一層很薄的皮小心揭下來,剪成碎末,雪片似的灑在碟子裏,上麵又灑了些精鹽。這碟小菜配的詩句是:
窗含西嶺千秋雪。
最後,廚師又端出一碗湯,湯麵上浮著些蛋殼做的小船。伴隨著蛋殼船在湯麵上的晃動,廚師吟道:
門泊東吳萬裏船。
就這樣,一桌三菜一湯的雞蛋宴,正好配了一首家喻戶曉的唐詩,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時著的《絕句》。
廚師顯過了本領,詩人的興致上來了。
詩人說:這首詩為什麼特別優美動人?不但因為它情景交融,而且因為詩中有數學幫忙,把景物數量化,顯得更投入,更動情。你看,“兩個黃鵬”,這裏有數字2;“一行白鷺”,這裏有數字1;“西嶺千秋雪”用到了數1000;“東吳萬裏船”運用了數10000.每一句都離不開數。
詩人又說,先別忙動筷子,請你做一道數學小問題。用剛才杜甫詩句裏的四個數2、1、1000和10000,再連同我們這桌菜的原料,兩個雞蛋,算是兩個0,添加適當的數學符號,組成一個等式。怎麼樣?
廚師把幾樣菜看了又看,說:這可能嗎?你寫寫看!
詩人立刻寫出一道算式:
101000+20=10000.
廚師拿起筷子,說,我也有了:
(20-10)1000=10000.
這就是關於唐詩、雞蛋宴外加數字遊戲的故事。
蝴蝶效應
氣象學家Lorenz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Taxas州引起龍卷風?」論述某係統如果初期條件差一點點,結果會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就像我們投擲骰子兩次,無論我們如何刻意去投擲,兩次的物理現象和投出的點數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為何要寫這篇論文呢?
這故事發生在1961年的某個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辦公室操作氣象電腦。平時,他隻需要將溫度、濕度、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計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氣象數據,因此模擬出氣象變化圖。
這一天,Lorenz想更進一步了解某段紀錄的後續變化,他把某時刻的氣象數據重新輸入電腦,讓電腦計算出更多的後續結果。當時,電腦處理數據資料的數度不快,在結果出來之前,足夠他喝杯咖啡並和友人閑聊一陣。在一小時後,結果出來了,不過令他目瞪口呆。結果和原資訊兩相比較,初期數據還差不多,越到後期,數據差異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兩筆資訊。而問題並不出在電腦,問題是他輸入的數據差了0.000127,而這些微的差異卻造成天壤之別。所以長期的準確預測天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