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自信心理,助你一臂之力(1 / 2)

在現實中,強者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而自己成功最大的障礙是缺乏自信。其實,隻要你自信,隻要你尊重自己、堅信自己,你就是偉大的,最終的成功必定是你的。自信是一切成功者的鈣質,一個沒有自信的人,他將一事無成。對於青少年而言,培養自信的使命感是至關重要的。

有人常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這是因為,有了自信,使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使可能成為實現。從古到今,許多人之所以失敗,並非因為無能,而是因為沒有自信,內心感到自卑。人一旦有自卑心,則使可能變成不可能,使不可能變成毫無希望。一個自信的人依靠自己的實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那些自卑的人卻隻能憑借僥幸。

沒有自信,何來成功

當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日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青少年出現的問題大部分都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然而,人們對青少年心理的研究大多隻是停留在對他們身心健康狀況的調查,或者偏重於病理方麵等消極心理因素的研究。

對於他們心理或精神方麵的積極因素的研究卻較為欠缺,尤其是對青少年自信心的研究幾乎沒有看到。“自信”或“自信心”是人類心理生活中最為基本的內存品質之一,也是每個人內在“自我”的核心部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自信心的強弱,決定著青少年個體的成功與失敗,也是個性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的意識中都有一個理想的、積極的自我形象,但這個理想的自我形象,並不是總能指導和主宰自己的行為。因為,它會常常受到另一個消極的瞬息萬變的自我形象的幹擾。前者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後者遇事萎縮,知難而退。前者對你說:“我能行!”後者則會大唱反調:“我不行!”這個時候,你是選擇前者還是後者?或許下麵這個故事能給你一些提示。

一天,上帝分別送給三個年輕人一些同樣幹癟的種子:第一個年輕人大呼:“上天為何如此不公?這麼幹癟的種子怎麼能夠發芽?”隨手扔掉種子後,他在報怨聲中結束了一生。第二個年輕人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播種、澆灌、施肥,但很快就放棄了。後來,他終生為尋找一些飽滿的種子而努力。第三個年輕人相信:隻要精心嗬護、盡心盡力,再幹癟的種子也能長成參天大樹,自己的汗水會換來成片的陰涼。結果,第三個年輕人很快就擁有了一大片森林。在這個故事中,第三個年輕人選擇了前者,可見,自信是人獲勝的法寶,更是事業的保障。

青少年朋友,你自信嗎?當你成績名列前茅時,你能否告訴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不是“這次運氣真好!”而造成心理上的壓力;當你成績有了進步,你能否對自己說:“學習有什麼困難,隻要努力,我一定能學好!”而不是“這次純屬僥幸,我不是學習的料。”而停滯不前;當你考試退步了,你應該向天發誓:“從現在開始,我一定努力,一定學好!”而不是“我永遠也學不好,學習對我來說就是活受罪!”而放棄了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