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的雨蛙
南美的雨蛙頭部皮膚骨質化,可防禦幹旱,一般為陸棲或水棲。雌蛙的背麵皮膚在繁殖季節會褶疊成“囊袋”狀或淺碟狀用以盛卵,也有的使卵完全裸露貼在背上。
中國的雨蛙體形較小。背麵皮膚光滑身體呈現綠色,多生活在池塘邊、稻田附近的灌叢、蘆葦、高稈作物上。白天匍匐在葉片上,黃昏或黎明時出來活動,冬天會冬眠。以蝽象、金龜子、葉甲蟲、象鼻蟲、蟻類等為食。在下雨以後會集體齊鳴,聲音響亮。
樹蛙分布於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亞熱帶和熱帶濕潤地區。身體細長而扁,後肢長,吸盤大,指、趾間有發達的蹼。與雨蛙一樣,適於樹棲,可以用其在空中滑翔,身體的顏色同樣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美麗致命的箭毒蛙
門:脊索動物門
綱:兩棲綱
目:無尾目
科:毒蛙科
箭毒蛙是全球最美麗的青蛙,通身色彩鮮豔,四肢布滿鱗紋,其中以檸檬黃最為耀眼和突出,但同時色彩鮮豔的箭毒蛙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特殊的箭毒蛙
箭毒蛙是一種個體很小的蛙類,主要分布於巴西、圭亞那、智利等熱帶雨林中,最小的僅1.5厘米,隻有少數可以長到6厘米,不過它們卻長得異常美麗,體表的皮膚被五彩斑斕的顏色所包裹,通常顏色為黑與豔紅、黃、橙、粉紅、綠、藍的結合,夾雜著黑色的斑紋。一般棲居地麵或靠近地麵,箭毒蛙全部屬於毒蛙科,但並非所有170種都有毒。
箭毒蛙生活在美洲的熱帶雨林裏,以殘翅果蠅、螞蟻和蟋蟀為主食。為了增加自己的毒性,箭毒蛙會多吃蜘蛛等具有毒性的生物,這些有毒生物的毒性會被箭毒蛙吸收轉化為自身的毒液。
非同尋常的繁殖
箭毒蛙是很特別的物種,它們全年繁殖,喜歡在鳳梨科植物附近交配,因為這種植物的葉片會形成一個小的“水坑”,能夠使蛙卵有很好的生活環境。
雌雄蛙交配後,雌蛙在地麵產下果醬般的卵團就離開了,而雄蛙就留在這裏照看這些小東西,金色的箭毒蛙更為特別,雄蛙會將卵放在自己的背上,讓卵在那裏健康生長。等到卵長成蝌蚪後,雄蛙便將這些小蝌蚪放到有適量水的地方,因為這種蛙的蝌蚪是吃肉的,它們在一起會互相殘殺,所以雄蛙還得把它們分散放到不同的地方。
箭毒蛙名字的由來
生活在當地的土著人,很巧妙地運用箭毒蛙的毒液從事捕獵活動。他們捕捉到箭毒蛙後,拴住不分泌毒液的箭毒蛙的腿,再輕輕地刺激蛙的背部。土著人把箭毒蛙分泌的毒液塗抹在打獵的箭頭上,一隻箭毒蛙能夠提供50支矛所需的毒素,毒性可以持續一年。所以箭毒蛙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
集美麗與毒性於一身
箭毒蛙是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蛙類,除了因為它們擁有非常鮮豔的警戒色外,還因為它們屬於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動物之一。箭毒蛙體形很小,但色彩鮮豔的箭毒蛙的背上藏有毒液,箭毒蛙的皮膚內有許多腺體,它分泌出的劇毒黏液,既可潤滑皮膚,又能保護自己,所以任何生物都不敢吃它。
箭毒蛙成員彼此之間的毒性也有差異,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比其他箭毒蛙物種要小一些,毒素隻是會使傷口腫脹並有燃燒炙熱的感覺。黃金箭毒蛙則是箭毒蛙家族中毒性較強的一種,一隻黃金箭毒蛙的毒素足以殺死10個成年人。
大部分箭毒蛙的毒液要進入動物的血液,才能夠起作用,隻要皮膚沒有劃破就不會有性命之憂,但是最毒的哥倫比亞豔黃色的箭毒蛙,僅僅接觸就能傷人,毒素能被未破的皮膚吸收,導致嚴重的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