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自宅,程平便摒退了左右,隻留下了幾個自家門客道,急切的向眾人問道:“宮中大火,這想必是周太尉已開始進行計劃了!諸位,此般該如何是好?”
一位年老的門客看了焦急的程平一眼,說道:“丞相,如今怕為離弦之箭,開弓則沒有回頭箭。周世家一等人想必是先行執行了計劃,丞相剛剛急中生智,所言倒是先入為主的穩住了大家的心思,一切隻需要我們見機行事,如今竟以諸呂的威脅已罷,丞相倒應是思慮吾等究竟是扶哪位新君?”
聽聞一言,眾門客乃至程平都眉頭一鎖,憂慮道:“若是周太尉一心鞏漢室便倒相安無事,吾甚是怕其歹心四起啊,先前處眾臣之中周啟良就當著陛下屍首說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話,大家可都聽到其語氣著實讓我嗔嚇不輕啊!”
“而今隻怕是他們故布疑陣。”
“丞相,甚危啊,下一步究該如何走?”
“在回來之前,我又私下詢問過那位內侍趙談,他把他所知的原原本本的告知於我,他對陛下十分熟悉,據知昨天便是陛下與永靖一起到的長樂宮中賞花,可是各位何曾看到永靖嗬?”
一名門客露出一副驚訝之色便嗆聲:“難不成?......靖兒這究竟.......”
程平思慮了一會,說出了心中的揣測便對眾夥說道:“這件事十分詭異,現在找到劉永靖是我們的第一步,他一定知道當晚發生了什麼,若是被其他人發現的話,這件事必將波及到我們,盡管非我們所為但是難逃死罪!且周啟良一定也會盡全力找到他,雖說帝王非正統但其非嫡親子嗣仍具有繼承性,若被人拿出來搬弄話,此般計劃還是會被夭折。”
“臣等明白!”
剛剛說到這,便有侍衛進來稟報:“大人,城中不少官員又來了一批,現在就跪在丞相府外,乞問道新君帝位之製!”
隻見是程平眉頭一皺,不屑地擺手道:“叫他們回去,本相全都不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除奸佞,料後事,此時勿宜論新君!”
“是!”那侍衛應聲退下。
老一輩的門客看出了些許情況,馬上熱切的抒發了自己的建議:“大人,此事怕是由周太尉那邊捅出的事端,這下子究竟由誰繼承大統一事便要鬧得滿城風雲了。大人!若真是如大人所言,那麼決不能讓周啟良奪去我們萬代守護的漢室江山!眼下陛下次子劉永靖已是不知蹤影,況且陛下此下已是非正統之身,縱使吾等有實力,須知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令百官令難行。”
門客拱手脫出自己所想:“眼下百廢待興,官員搖擺不定,如此風雨飄搖之際,陛下的消息一旦由此傳出必定是民心、天下心之惶惶!天下求定唯有找出合適人選登基才對,才好執掌中樞,發號施令,並且因當以諸呂脅迫為緣由捕即下所言之亂臣賊子引出陛下之逝。”
這名門客的潛台詞沒有說出來,但是程平一聽就很明白了。眼下若是民心不安定,各種滋生鬧事份子若抓住這次機會反應漢室必危,即便是眼下對策以甚是合情合理的緣由解釋了陛下事端,但是安定民心的根本那就是重新誕生一位帝王,執掌中樞權力;各地的官府和駐軍若有心者因此事觀望的話,包括南軍、各州郡縣乃至的四十萬大軍,以及洛陽數萬大軍,各地正在組建的諸侯雄獅.......若找不到新主迅速登基的話,宣告新主的確立,這些人勢必陷入兩難境地,他們是繼續忠於一手帶大他們的漢室呢,還是會投靠諸侯王呢,亦或是自立為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