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時候
小時候,小的時候常被大人們戲稱是野孩子,我不知道你們對於“野”到底會有怎樣的理解,是頑皮-淘氣,或者種種諸如此類的文字。野:山野;孩子:未成年的人。組合起來就是:未成年的山野中人。我小的時候是野人?靠
我的童年一直在姥姥身邊渡過,一直到上學前才離開。那時我們有幾千平方公裏的遊戲場,說白了就是整個大山就我們一家人,那畫麵就是兩個老人,兩個小孩(另一個是我的弟弟)一間房,現在讓所謂的專家評價也無非就是整個畫麵透著一種淒涼的美吧。如果讓我評價專家我認為隻需一字足亦:呸。那裏山高,不免生長些怪木,晚上看就覺得冷颼颼的,以至於沒看過恐怖的鬼神電影,我都會想象一個出來,所以膽子小,弟弟則因為想的很少的緣故吧,膽子反而很大。以至於我在晚間諸如喝水、上廁所的小事都需弟弟保護。所以我不免認為我一直都比弟弟要聰明。
小時候對玩具都沒有很清楚的概念,以至於認為玩就是相互打鬧,就是我打弟弟,在對弟弟講弟弟不能打哥哥的故事。但是孩童時期不免會有點不一樣的想象力,比如我會和弟弟一起用泥土做成所謂的房子,人,等一些事物,但是偶爾也會惹來老人們的一頓罵,認為把這些東西放在被子裏麵藏起來會弄髒被子,卻不會認為那些小泥土的珍貴。山裏的生活是豐富的,那裏每個季節都會有不同的風景,但是我們最喜歡的季節則是夏季,山裏麵長得怪怪的樹則會結出一點小東西,比如酸棗樹,沙棘樹等等,但是那是的我從沒問為什麼他的果實會如此的小,以至於放到嘴裏就會吐出來,吃的就是一種感覺。但即使是這樣,想要得到還的下番功夫不行,因為這些樹上通常都會有很多刺,所以摘到的果實就按多勞多得方式分配,我每次都會比弟弟少。所以弟弟在一次剛要上樹摘酸棗的時候,就掉到了附近的坑裏直呼“救命”,而我假裝沒聽見讓他在裏麵呆了好一陣子。
山裏的夜晚是安靜的,就像世界此刻就此靜止,我們用蠟燭取代了電燈,因為電在山以外的世界。所以在很小的時候能分辨蠟燭的好壞,好的在燃燒時會呈現凹狀,有的則會溢出蠟油,對於我們來說不是知識而是常識。
山裏的生活就這麼被複製了,歡笑著,度過了,幼兒園也沒有上過,如果說贏在起跑線上的話,而我連起跑線都沒看到。但我也從沒有為生活在城市裏而惋惜,反而慶幸自己有個不一樣
1.2那麼美的同桌
記得清楚的人,是過去的人;難忘的故事,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每次聚會都忍不住讓人點首同桌的你。身邊的人來了去,去了來,但是你還記得你的第一任同桌麼?每當回想起來都讓你憧憬當時的美好,感歎時光流逝的悲傷。他在你的生命中,卻脫離的你的生活,你唯一的選則:記起或是忘記。
我的第一個同桌就是我們班當時最美的女生,不管當時同學們是否認可,我認為她就是最美的。高高瘦瘦,學習好,唱歌還好聽,又擔任班長的職責。而我則是矮矮瘦瘦,上小學時,連大雁的飛行方向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搞不清,以至老師做出了我認為最英明的決定,但是這並不是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因為小矮人是幫公主找到王子,而我則是拒絕公主和王子接觸,所以確切的說應該是白雪公主和小巫師的和平共存,當然是以巫師為公主馬首是瞻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