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兵敗一次之後,土山那幫人也都回到山上去防守,曹操則堅守不出。呂布也不急,派一萬人去小山下罵陣典韋。先把典韋激下來再說。典韋性格也不是那種雲淡風輕的人,聽到罵聲,剛開始還能忍住,但越到後麵,罵的越難聽。待到第三天的時候,典韋終於忍不住了,點了兩千兵馬到山下,準備和呂布交戰一番。
雖然隻是兩千人馬,但也都是曹操訓練有素的精兵,所以就算呂布軍精銳,短時間也拿不下來對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降低對方的士氣,而降低士氣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武將之間的單挑。呂布自從穿越以來,繼承了呂布百分之百的武藝,現在每日勤加練習,更是精進不少。
兩軍相距五十米左右處,呂布手執方天畫戟,戟指典韋,大聲說道:典韋是吧,我看你也是一員可造之才,不如跟隨於我,我保你一世富貴,如若不然,就讓你看看我這方天戟去稱稱你的斤兩。典韋哈哈一笑,揮動了一下自己的雙鐵戟,灑然笑道:奉先啊,久聞你的大名了,真是如雷貫耳,常聽人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今日,我典韋就要和你切磋一番,看看世人說的是否屬實,說罷掄起手中武器朝呂布衝去。呂布也抖擻精神,揮動方天畫戟,迎馬而上,轉眼間,兩馬交替盤桓,兩將猶如天雷對上地火,轟然爆裂,大戰瞬間爆發。(按照三國演義和三國誌都沒有具體記載典韋和呂布誰厲害,我們可以自由想象。這裏僅靠演義來推演,呂布可以獨戰劉關張,而典韋大概也就比許褚厲害一點,也就和張飛差不多而已。這裏定為比呂布稍弱而已。)隻見戟戟相交,發出響亮的金鐵碰撞聲,雙方都是牟足了力氣,想證明一下自己可以輕鬆戰勝對方的,可惜現實是殘酷的,兩個人打了一百多個回合,還是沒有分出勝負。尤其是典韋,腦門逐漸見汗了,典韋本身就不擅長馬戰,他擅長的步戰,所以在馬上告訴打完一百多個回合,即使是典韋,也有點體力不支了。這是心理作用,並不是典韋體力不好,而是在馬上風速和馬奔跑的速度也會消耗武將的體力。呂布就不一樣了,赤兔馬本身就是名馬,呂布又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赤兔馬就好比現代的跑車,抗震就比一般車強的多。呂布在赤兔馬上就是如魚得水。所以當打到二百回合的的時候,典韋虛晃一招,調轉馬頭飛退而去,如果呂布拈弓搭箭或者馳馬而追,都有可能給典韋造成致命的威脅,但是呂布愛才之心頓起,不忍傷害之,所以也自調轉馬頭回歸本陣。有機會一定要把他收入帳下才好。呂布一回到自己的寢帳之中,就眉頭不展,一直思索如果收降典韋的事,笑話,當年張繡偷襲曹操的時候,典韋僅憑兩隻空手,生生震退了張繡的偷襲,雖然戰死,仍然讓人無比敬佩。姚爽看向呂布,問道,小布布(姚夫人對呂布的愛稱,類似於呂布管姚夫人叫姚姚)你怎麼又愁眉苦臉了,又怎麼了?於是呂布把今日和典韋對戰的事說了一遍,並告訴姚爽有意想招收典韋。姚夫人淡淡一笑,這個還有我教你嗎,招收一個猛將而已,三國亂世,武將最喜歡什麼,當你看呂布是怎麼被董卓收的,那就是一匹好馬或者一把好武器,那時候要不是王允用的連環計,根本離間不了當時呂布和董卓。當時的呂布可是董卓的幹兒子。而眼下的情況又是不同,典韋和你大戰二百回合而惜敗,必然對你有心心相惜之感,你隻要派人送給典韋一匹好馬或者好武器就行。呂布一想,剛才交戰的時候,典韋隻是騎著一匹普通的黃鬃馬,手上的镔鐵雙戟倒是還不錯。我就送他一匹名馬吧。赤兔馬肯定不能給他,那是我的命根子。就給典韋挑一匹汗血寶馬吧,於是叫人在馬棚裏挑了一匹,正巧有幾匹汗血馬,是當年呂布塞外征戰時繳獲的。呂布挑了一會,看中了一匹全是銀白的汗血寶馬,連呂布都想上去騎一圈了,不過和自己的赤兔馬一比,還是差了一籌,呂布為了得名將,隻能忍痛割愛,把這匹馬讓人洗好,裝飾一番,讓屬下以使者身份去了曹操大營,見到了典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