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想到寫這本書時,我還在讀中學,當時這個書在我的腦海中便有了輪廓,我還嚐試著寫了一點。有一次星期天回到家,我跟家裏說我不想上學了,想寫一本書,當作家。姑姑說不行,你看你哥哥都學習那麼好,你不上大學將來咋辦。說完還給我爸爸打了個電話,我爸也過來了,問我是怎麼回事,我說沒事,跟我姑開玩笑呢。對了,我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我一直生活在單親的家庭,是我姑姑一手撫養大的。家庭的不完整的確對我的性格造成了一些影響,但是所幸我的姑姑是個很博愛、很偉大的女人,她把同樣的愛給了我,和她的兩個孩子。她善良、儉省,是我們一家人的精神樞紐。單親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會有兩個極端,要麼從小心理創傷無人撫慰,誤入歧途,貽害一生;要麼從小勤奮上進,聽話懂事,成熟較早。因為姑姑的關愛,我成為了後者,從河南的一個小村子裏,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一步步地走出小天地,考上大學,進入金融行業工作,並且至今仍然在追尋著自己的夢想。記得有一次演講時,最後有聽眾提問,你想對你的姑姑說些什麼?我一時語塞,大腦裏很多的話,竟無從說起,匆匆說了幾句感謝的話便結束了。事後非常悔恨,對自己最愛的人,竟然幾句真情的話都說不出來。可以說,如果沒有我的姑姑,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的這本書,也是根據我的生活經曆、見聞以及適當的想象所構成,不過書中的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謹以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姑姑,也獻給我自己的童年。
第一章黑石河之北
我見到林浩時,他毫不避諱地告訴我他生於黑石河的北邊,他們當地人習慣地稱之為“河北”,他被親生父母賣到黑石村的時候已經六歲了,黑石村在黑石河的南邊。談及他的身世,他似乎異常地平靜,有時候我擔心自己問的問題太過於隱私而引起尷尬,而他卻笑著安慰我,沒關係,隻管問吧,不用有什麼顧慮。“那你恨過你的親生父母嗎?”,我問他,“他們為了錢把你賣掉”。“恩,當然,說不恨那是假的,但放不下怨恨的話,便永遠也不會感受到愛”。他停頓了一會,拿出了一盒煙,兩根指頭夾起來一支遞給我,我搖了搖頭說謝謝。於是他便開始抽煙、沉思,給我講他的故事。六歲,已經是能記事的年齡了,他開玩笑說他因為年齡大,沒賣上好價錢。他記得河北那邊有兩個哥哥,母親非常儉省,經常帶他去挖野菜,還記得,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但一回來就會毆打母親。他腦海中的記憶碎片,拚湊出了一些場景,父親把家裏的鍋碗全部砸了,衝著母親大吼大叫,而母親抱著他,身後站著另外兩個孩子,撐一把傘站在雨中,孩子們嚇的哭了,母親抱著他也哭了起來。而父親依然在大聲咆哮著。晚上上床睡覺後,因為屋裏隔音效果不好,仍然能聽到各種讓人不安的聲音,床的晃動聲、父親的耳光聲和母親帶著抽泣的**,他說這些場景就像刻在自己的大腦中一樣,怎麼都忘不掉。實際上,他和他兩個哥哥,常年都是見不到父親的,他童年最深的記憶就是經常吃不飽飯,而且父親回來後,依然沒有改觀。母親時常會為他們的學費而發愁,本來他該上大班了,但因為學校催學費,母親讓他先不要去,在家玩幾個月,這樣能省點錢。母親養了幾十隻鴨子,晚上會讓兩個哥哥帶著他去河邊放鴨。這是他最快樂的時候,可以來到黑石河邊玩水,挖茅草根,還能玩一種叫做節節草的植物,把它一截截地弄斷,再按照自己喜歡的形狀拚上。直到有一天,他在外麵玩了半天後回到家,發現哥哥們都不在,爸爸媽媽看起來像是剛吵過架的樣子。母親一看到他,就把他抱住痛哭了起來,邊撫摸他的後背邊說:“浩浩,媽對不住你,我們也是沒辦法,原諒媽媽,原諒媽媽,我們真的是沒有辦法了啊”。林浩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隻是那天晚上家裏的飯做的很好吃。媽媽炸了幾條小魚,炒了小白菜,他還吃了一根火腿腸。至今他仍然記憶猶新,隻是火腿腸再也吃不出記憶中的那種味道。第二天一早,爸爸說帶他去鄰村走個親戚,他很開心,因為印象中,父母出門很少帶他,父親甚至沒怎麼跟他說過話。他們順著河坐了幾個小時的車,後來又步行了一段時間,來到一個村子裏。到村口的時候,有幾個人在等著他們,一群人來到了一家院子裏,院牆是土築的,上麵的坑窪訴說著它的曆史,堂屋是一間瓦房,開了很低的屋門和一個小小的木窗。幾個人進了屋,屋裏有點暗。一個人拉開了燈,父親告訴林浩這是他姑父家,剛才開燈的便是他姑父。同時,這個屋子裏坐著的還有林浩的幾個叔叔,還有一個人,父親讓林浩叫他三姨夫,當然,林浩一個都不認識。爸爸讓林浩在院子裏玩一會,林浩在門外,門關著,但依稀能聽得到他們的討論。“孩子都這麼大了,你怎麼提前沒說,這樣的一萬塊錢我可不要”、“萬一他跑了怎麼辦”、“六歲也不算很大。。”、“隻要你好好對他,他不會跑的”。裏麵的談判仍然在進行,林浩獨自在門外,等著他父親的聲音,他不明白等待自己的是什麼。過了十幾分鍾,他們從屋裏出來了,父親抽著煙,把一疊錢往兜裏塞。林浩發現很多人都在看他,他無助地看了看父親,父親仍然隻是抽煙。然後蹲了下來,拍拍他的後背,指著其中的一個人說:“這是你三姨夫,住在離咱們家不遠的地方,爸爸有急事先離開一會,明天就去他家接你。”然後父親就走了,奇怪的是,六歲的林浩竟然表現的異常平靜,沒有哭鬧,也沒有要跟著走,在場的大人也覺得很不可思議。姑父拉著他的手,走到他三姨夫那裏,說:“好好對他”,隨後,其他人都散去,他三姨夫跟他姑父道別後,就拉著林浩離開了,又坐了幾個小時的車,但林浩感覺要比上午的時間長好久,以至於他都睡著了,後來有人叫醒他說,到家了。他迷迷糊糊地睜開了眼,天已經黑透了。他看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但是沒有一點好奇,他太困了,便又在懷裏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