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道與德(1 / 1)

一聽到別人說道德,我們能夠很快聯想到老子李耳。老子騎青牛出函穀關、著五千子言道德經我們就不多了解了,但是過去今天和未來都離不開我們說的道德。我認為其實道與德在古今之間也就是兩個字,而道、從字麵的形象來看是指一條路,道路的路。是存在於人的腦子裏根本意識中的一個方向,現如今我們也可以視作自己思維之中的人生之路。最後我把道定為始,開始的始。而德呢、我認為德是道作為始後的一種發芽、進步、逐漸從意識的模糊到茁壯成長。現實中也可以說人生道路的發展,怎麼發展,但絕對不是結果,我把它視作一種過程。今天我就簡單說下道與德在我心中的理解。

最初了解道德還是從老子(李耳)的道德經中所理解,隨不敢說對道德論有什麼非常寬廣的見識,但是我對理論上的理解依舊是先有道而後有德。從大象方麵說,道其實就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更是天地都要遵從的法則。而德呢,就是萬物在宇宙規則中不停運行的過程。就如同地球在不停的旋轉,才有白天與黑夜,萬物才能正常延續,嗬嗬不過老子當初可絕對是不知道、地球其實是宇宙中的一艘大船、在不斷的運動的!那我們就不說大象,就簡單的從物質世界了解道德。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曆來就有尊道重德的習慣,喜歡把道放在至高無上的崇高位置。而儒家和道家心目中的道,在有很多一部分實在同一個層麵上的。就說從古至今、現實社會中都有刑法法律,還有人**心的道德底線、單位有單位的行為準則、公司有公司的紀律規定,這是一個根本,更是一種原則,我把它叫做道。當然不能和大象中的道去作比較,我把它叫做小道。而德呢?我們從古至今多少學了點封建儒家思想教育。才會受到儒家提倡的德如忠、義、仁、信、孝、慈、恭、謙這八個方向的道德指引,可以說這也是一個全方位的指引,德這反麵就更加廣闊了。說到忠、這就太多了。忠於家庭,是因為我們是家庭的成員。忠於國家,因為我們是國家的一份子。忠於黨,嘿嘿,那是共產黨員,但這都是忠。而仁義呢?更好理解了,中國古代仁義都出了一種學派,仁學更是儒家傳統的道德精華和理論基石,嗬嗬而孔老夫子的仁義學思想內涵豐富,把什麼才是君子?能做到仁,就是君子。而當今社會、兄弟手足、同學朋友戰友居然隻要做到麵子上過得去,關係還算不錯,一條路上的人、酒桌上就是義。真是太可笑了!孝、慈、恭、謙不用說了,百善孝為先,這是絕對的。而在這個物質利益世界裏,隻要不撕破臉,表麵上的尊重就是成了新時代的恭謙。但是我把信放在最後說,嗬嗬今天我所說的信,可不是過去說的信用、信譽、誠信,以及它的本質它的內涵,這些東西往往從來隻掛在嘴邊。而是公正、公平、平等。但今天的信,大多是在國法的約束下不得不誠信、不得不講信譽。信是德,道德中最根本的德,如果不守信,就一定動搖了法律(也就是道)。國內有位大學教授曾經說過:“靠法律製度來管理國家,證明那個國家的人沒素質。”不過我真是想不通,這個教授的許多言談、實在難以讓人理解是個著名大學的教授學者。

今日我們說道與德,終歸是有些理想主義心態。因為道德淪喪的當今社會,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說理的人多悟理的人少。評史學畢竟還是評史學,過去的曆史今天說。道與德今天與大家隻是淺談,有機會多和大家交流心中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