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剛剛放晴,深秋的響午,陽光掙紮的拉開烏雲密布,透過雲朵釋放晴天的信號。公路上可以明顯看見昨晚暴風雨**過的痕跡。這是一條有些年頭日子的公路了,公路是連接A城CBD到其他鄉鎮的主幹道。平日裏來往車輛很多,車輛種類也是參差不齊。常見的當屬自行車和公交車,偶爾也會有趕驢馬行走的。經過無數次歲月與風雨的洗禮,公路變得坑坑窪窪的凹凸不平,雨後的公路一眼望去像打了“補丁”的紐帶,與周圍建築相襯,有種滄桑的曆史陳舊之感。就在此時,一輛公交車車輛碾過公路上的“補丁”,頓時車輪四周髒水四濺,濺到了旁邊正在行駛的自行車踏板上,車主很熟練的提起雙腳,動作熟練而靈活。迅速向路邊靠近。雨水掩蓋了公路的千瘡百孔,在坑窪小水窪裏倒映著藍天,各自呈現自己麵積大小的天空。響午的風比清晨爽而柔和,公路兩邊的白楊樹樹葉吹得霹靂巴拉的響,樹葉隨風落在公路上,偶爾總有幾片也會落在小坑窪裏,相遇就是緣分,當車輪遇上樹葉,注定有一段短暫的緣分,樹葉來到陌生城市,也會期待風的力量,去尋找自己的根。落在小坑窪的樹葉,靜靜地躺著,在屬於自己的港灣裏逐流……
“大壯啊,今兒在城裏商店我特意買了點喜糖,放在車頭被褥子下麵,你拿出來吧,快到村口了,給鄉親們拿點。鄉親們可掛念了。”大壯他爹叼著煙袋手持馬鞭說。
“爹,您瞧您啊,咋還去花那冤枉錢,平時你都不舍得抽煙葉,老抽樹皮,您年紀大了,少抽點。咱家不是有麥芽糖嗎,用紅色汁染紅一樣好看好吃。”大壯撓撓後腦勺說。
“你這個兔崽子,咱家的麥芽糖能和城裏的商店的糖一樣嗎?為了咱老張家的大孫子,值了。值了!上次咱隔壁家你三嬸以為自己懷上了娃,你三叔連夜跑到城裏商店買了這喜糖回來送發給村裏人,那喜糖可好吃了,包裝的也很喜慶。”大壯爹說。
“你瞧你爹,俺大閨女出生都沒這樣上心對待。”大壯媳婦李梅對大壯抱怨說。
“噓,噓,噓……老人嘛,多少會有點喜歡男娃。”大壯用左手手指指著爹的後背,另一隻手指放在嘴邊說。
李梅對大壯做了個鬼臉。
你們在嘀咕啥啊?”大壯爹問。
“沒……沒啥,那三嬸還沒孩子啊?”大壯媳婦李梅說。
“可不是嘛,結婚有好些年頭了,不知道咋回事。”大壯說。
“你們可不能當著她的麵提這事兒啊!”大壯爹說。
馬車從A市裏到坪林鎮上一路平穩,臨了離紅旗村2公裏的時候,便寸步難行。張大壯家就在紅旗村一組,暴雨過後的紅旗村,泥巴小道裏有一股土腥沫子味,路兩旁是莊家地,莊家地裏麥苗綠油油的,在微風的帶領下,像村儀仗隊一樣點頭哈腰,紅旗村是個平原村,沒啥高山,一樣望去,映入眼眶的是一張矩形綠毯。村裏通往鎮上就這麼一條道,一條泥巴路,每次雨後都像走地雷陣一樣,稍不慎就稀裏嘩啦滑倒了。
大壯他爹找到一處稍幹的地方,跳下車,彎下腰,很熟練的到車底把一捆稻草拉出來扛在肩上,大壯見後,趕忙跳下車,從爹手裏麵接過稻草,父子倆熟練的將稻草墊在泥巴路上。
“這下可以讓我的大孫子在車上好好睡回家了。”大壯爹笑著說。
“爹,妥了,好了。可以走嘍!”大壯喊道。
為了能順利到家,大壯爹去醫院接孩子的時候就帶了一捆稻草,將稻草鋪在泥巴路上,增加了路麵的摩擦力,這樣就可以平穩的行駛了。
“籲……”大壯爹拉著馬的韁繩喊道。
“喲,張家老哥,人都接回來了吧?”三嬸在村口大牌坊處吆喝著。
“他三嬸,都回來了,哈哈哈……”大壯爹牽著馬說。
“三嬸在呢!來,吃糖!”大壯跳下車擰著喜糖說。
“喲,大壯啊,這梅子懷裏抱的是大孫子吧!”三嬸說。
“是啊,三嬸,您快吃喜糖。”李梅說。
“恭喜!恭喜!梅子啊,有福氣啊,兒女都有了。”三嬸邊走邊拉開嗓門說。
這嗓門拉喊來了很多鄉親們,都圍過來湊熱鬧了。
“恭喜啊!大壯,恭喜啊!”鄉親們眾口同聲地說。
“謝謝!大家快到家裏來吃喜糖。”大壯和他媳婦同聲說。
大壯爹牽著馬車向家裏走去,鄉親們也跟著圍上來了。村裏的小孩則飛快地向大壯家跑去。大莊家離村口大牌坊二百米左右。三間土胚瓦房外加籬笆院牆,這就是大壯家,院內曬著兩大簸箕蘿卜幹,門框兩側掛滿紅通通的幹辣椒非常醒目。房外牆上刷的白灰看上去明亮而又整潔,走廊一側堆著一堆柴火,堂屋內家具陳舊而又簡單,屋中央擺放著的櫃子顏色十分陳舊,櫃子一米多高,分為兩層,上層是三個抽屜,分別在櫃子的左,右,中。下麵是兩扇小門,抽屜和小門外有一個銅環,那銅環油亮油亮的。櫃子頂部中央放著祭祖用的香爐,牆中央掛著毛主席肖像。堂屋兩側白牆壁貼有幾張海報和財神像。兩邊的凳子可以看出凳子是經常有人坐,油光發亮的。堂屋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門,左邊裏麵是大壯的臥室,右側是廚房,廚房裏麵還有一間房子,那是大壯爹和娘住的。大壯他娘帶著大孫女正在廚房忙活著。
“大壯他娘!大壯他娘啊!”大壯爹大聲喊。
“哎!!,老頭子是不是我的寶貝孫子回來了!”大壯他娘丟在手中的做飯家夥什,抱著大孫女趕忙說。
大壯她娘打開院子們,看見大壯他們的馬車回來了,急忙迎上前去。
“老嫂子,恭喜你啊,得了大胖孫子。”同行的三嫂吆喝道。
“他三嫂,快進屋喝糖水,吃糖。大夥都進來吧。”大壯媽高興說。
大壯先下了馬車,接過媳婦手中的孩子,李梅也下了馬車,兩個人攙扶著進屋了。
“媽媽,我要看看弟弟”大壯大女兒張大玲說。
張大玲今年4歲了,是大壯和李梅的第一個孩子,女孩長得秀氣可愛。
“好,好,來看看弟弟。”李梅說。
“梅子啊,給我也抱抱唄,讓我也沾沾喜氣,嗬嗬嗬嗬……”三嫂笑著說。
大壯媳婦李梅把孩子遞給三嫂,三嫂小心的抱著。嘴裏哼著搖籃曲,在院子裏走來走去。鄉親們,在院子裏喝著糖水,吃著喜糖,每個人都漏出那樸實般的笑容。